編按:《講客廣播電臺》自今(2024)元旦起節目大改版,推出全新節目企劃,首次聚集到國內3位重量級客家學者張維安、羅烈師與林本炫,共同主持客家知識含金量超高的廣播節目《客座教授!安烈炫》,將嚴肅的族群文化與客家議題,透過輕鬆對談的方式,傳遞給大家,把學術研究和民眾的距離,拉得更近一點。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文/羅烈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教授)

以「形成」的理論立場看客家歷史,不會從四世紀的晉室南渡談起,反而晚至十九世紀才是關鍵(梁肇庭、陳春聲等、林正慧);持類似主張的形成論者,則把形成點提早到明中葉15-16世紀(陳支平、王東、劉志偉)。至於主張南宋10-11世紀(謝重光)者,在理論性質上,近於源流論。

族群遭遇與論述

當代無意鑽研客家的歷史源流,轉而強調客家認同意識的起源。在這樣的觀點下,「客家」作為一個族群的共稱,也就是客家意識之崛起則至少遲至十八、 十九世紀之交,因客家與廣府居民之衝突才產生,而徐旭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豐湖雜記。這一過程中,外國傳教士將「Hakka.客家」書面化,開啟了研究與論述。至二十世紀初,香港本地人仍侮辱嘉應語系的客家人為非漢非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促使羅香林等客家學者在1930年代論證客家的人種、語言,藉以證明客家人來自中原,而客語乃是秉承自古音韻的漢語。

這個論述的背後的社會背景是族群遭遇、污名化、他稱到自稱、正名與族群認同。這種遭遇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周邊,梁肇庭、陳支平、陳春聲與程美寶等中國大陸學者開端,臺灣林正慧的博士論文則提出「中心客域與周邊」主張,集其大成。同時,林正慧後來又把這一「客家與廣府」人群遭遇的現象,進一步推到「客家與潮汕」人群的遭遇,而其時間可能早於十九世紀,這一遭遇就是「客人」(ke lang/客郎)論述形成的背景。這是十九世紀廣東的社會背景,使得客家形成;換言之,中國客家形成於十九世紀;而客人形成則比這要再早一些。

更早的遭遇

其他學者對於客家形成於十九世紀的主張難以接受,把形成點提早到明中葉15-16世紀或清初17世紀(陳支平、王東、劉志偉)。這幾位學者受明代經濟史研究者傅衣凌影響,對嶺南丘陵因美洲新作物引入而生產力提高,導致經濟繁榮,人口成長,增設行政區域,從而造成人群之遭遇,產生認同,於是形成客家。同時也特別重視客語形成之語言學證據,於是將客家形成提早三四百年。也有部份學者認為清初為了對抗台灣明鄭政權的遷界與復界政策,造成了人口往復交流,也是客家形成的重要原因。至於謝重光等主張客家形成於南宋10-11世紀,則在理論性質上,近於源流觀點的實質論者。

不同於源流論者的客觀本質論立場,形成論者都強調族群界限、遭遇與認同等建構過程,而這大致上等同於張維安所謂的自為的客家。只是站在客家史的角度,會想釐清「客家何時自為?」。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明中、清初或清末民初等主張。

不過客家的形成與客人的形成應該是兩個不同的問題,不能因為客人被客家吸納後,就把客人論述視為尚未成熟的客家論述,羅烈師因此以臺灣為例,所提出的客人與粵人論述,這是另一主題。

延伸閱讀:
林正慧,2015,《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收聽快捷網址:您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 https://reurl.cc/dL2Lz2
Spotify ▶️ https://reurl.cc/M404AX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