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講客廣播電臺》自今(2024)元旦起節目大改版,推出全新節目企劃,首次聚集到國內3位重量級客家學者張維安、羅烈師與林本炫,共同主持客家知識含金量超高的廣播節目《客座教授!安烈炫》,將嚴肅的族群文化與客家議題,透過輕鬆對談的方式,傳遞給大家,把學術研究和民眾的距離,拉得更近一點。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文/羅烈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教授)

今年歲次甲辰,華人的時間觀是循環的,60年一甲子,正好圓滿。這種觀念與西方的直線時間觀相對立,後者將歷史視為不斷進步的連續線。甲辰年也是龍年,龍在中國文化中的多重意義,在龍、虎、雀、龜這四象中代表東方,象徵春天和生長。在中國南方,龍又與風水相關,有龍脈的說法;而在台灣的客家聚落中,龍神在神案下方受到崇拜,可見其重要性。

當代春節體驗與演變

我們常說「過年」,又說「春節」,客語則有「年節」的說法。過年是平常日子中,最重要的節慶,也正因為這樣的「非常的」節慶,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更能「如常的」進行。在社會變遷下,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們,有著不同的過年節慶經驗。

張維安從1950至1980年代,在銅鑼體驗了客家山區傳統的過年習俗,之後則在都市化進程中,實際經驗了時代和社會結構變化對節日傳統的影響。羅烈師的過年經驗是「拜神」,除夕當天凌晨拜天公、下午拜阿公婆及家中服祀的觀音娘與關公、大年初一到村廟三元宮燒頭爐香、初二上午又是拜阿公婆。特別是他40幾歲後,擔任家族的請神先生,格外感受到年節與宗族之間密切的關聯性。林本炫從小隨著「逐工地而居」的父親在閩南人為主的城鎮過年,隨後移居臺北市都會區成長,沒有機會感受特殊濃厚的客家年味,但是家中「長年菜」的記憶最為鮮明,幾乎跟過年的記憶畫上等號。

海外客家人的春節傳統

海外客家社區在異國環境中,為了凸顯華人文化,往往格外重視傳統年節,但也同時適應當地環境,呈現了不太一樣的年味。東馬砂拉越古晉客家庄新堯灣老街今年配合龍年,用燈籠當龍身,再加上炫麗光彩的龍頭與龍珠,無論日夜都成了當地打卡照相的熱鬧景點。西馬怡保客家家庭春節的重頭戲是親戚朋友拜年,甚至年輕人也會如此彼此拜年,彷彿同學會一般。

春節的社會與文化意義

春節有許多節俗,例如入年架、送神請神、食齋、講好話、回娘家或尞天穿等,或者不可以討債、洗澡、掃地等等,通過這些節日生活的規訓建構了神聖化的時間和空間感。這一神聖化的時間與空間,使得人們產生一種社會感體驗,得以維繫和強化社會秩序。例如客家諺語「有做沒做,尞到天穿過」,體現了客家人對於農曆新年休息期的重視,揭示農業社會中節氣與生活節奏的密切聯繫。又例如送神和接神,表達人界與神界的區分,在春節的神聖時空形中,個體可體驗到社會的存在。

透過對「甲辰龍年春節」相關議題的探討,揭示春節在客家華人文化中的多層次意義。從傳統時間觀的分析到現代社會變遷對春節慶祝方式的影響,從海外客家社區如何保持春節傳統,到春節在維繫社會秩序中的角色,春節不僅是一個節日,它還體現了一個族群的文化身份和集體記憶,同時展現了文化傳承和變遷的動態過程。

收聽快捷網址:您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