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斬雞頭立誓,雞頭怎麼辦?上個世紀八〇年代最流行的選舉花招莫過於「刣雞咒誓」(河洛語),雖然沒去看過熱鬧,但看過另外一種盛況,舊曆年二八那一天,在小村裡逛一圈,就可以看到數不過來滴著血的雞脖子奄奄一息;而我腦海中總會想起阿婆說的「剁雞頭腳」(dogˋ gaiˋ  teu  giog 海陸),有殺雞請客或加菜的意思,有點像香港人說的「落街斬料」,到燒臘店買份燒雞烤鴨加菜慶祝;客家人把雞頭腳剁去,以豐美的雞腿、雞胸肉做「雞肉盤」上桌。

進入農曆臘月十五吃尾牙就開始過年了,就算這一天的「雞頭」都讓別人搶了去,可以保住工作安心過年,要過個傳統的舊曆年,要用的雞仍有不少;有小年夜的拜天公、年三十拜祖先、村裡鎮上主祀的廟、年初一或初二的伯公廟,至少四到五隻,小時候在年前經常會聽到的問候語是,「㓾雞鴨吂」(chi gaiˋ ab mang,海陸腔,殺雞鴨了嗎?)

客家菜最知名的雞肉料理莫過於白斬雞沾桔醬,一個年下來不知道要吃幾次雞肉盤,年夜飯被規定一定要吃之外,跟阿婆阿姆回外家,都在數被餵食、挾雞腿幾次。喫雞髀(gaiˋ biˊ,海陸腔,雞腿)令人印象深刻,雞頭腳到底是誰吃掉,到哪裡去了,更讓人好奇。

現代人可以只買雞胸、雞腿肉,不太會看到雞頭腳,但拜拜的雞一定要完整就讓人煩惱,拿來熬高湯或燉雞湯是最好的方式,過年必備的炆長年菜以煠雞鴨豬肉的肥湯炆大(芥)菜,善於處理食材的人家會陸續將雞肉盤留下來的雞頭腳加進去一起熬,增加肉味使湯底更濃郁,可以吃到天長地久。

雞在過舊曆年時,無論是作為必備的牲禮或必吃的食物,就無法避免要料理它,就算有無與倫比的客家桔醬來搭配雞肉盤,吃多了也會覺得寡淡,雞湯從湯底變成喝湯無疑是個好選擇,雞湯在年節的客家菜中最常出現可能是雞酒,也就是河洛人的燒酒雞。

從養生的觀點看,藥燉是個好選擇;中藥養氣常用的黃耆、枸杞和紅棗,自孫安迪醫生推廣後稱安迪湯,是最為簡便的藥燉雞湯配方。而過年經常會用高檔食材,從台灣料理的傳統菜單來選擇,鮑魚雞湯也堪稱簡便。客家食材則有柿霜(乾)雞湯或陳年蘿蔔乾雞湯最具地方特色,或者2016年小英總統的國宴以「錦繡菊花雞湯」聞名,冬季是銅鑼杭菊和台灣油菊盛產期,喝菊花雞湯正當令也很應景。

真要簡單易上手,最經典的莫過於香菇雞湯,幾片薑、幾朵香菇就是最具有歷史意義的一道菜,正宗台灣料理。

註記:餳人(sia ngin 海陸)在客語中是誘人的意思,過舊曆年時,應景食物多又豐盛,經常有一年才會做一次的菜,看到正在料理中或端上桌還沒下筷時,會先讚嘆,「當餳人食。」

具有客家地方特色的雞湯,浪漫台三線上的食材,蘿蔔乾、銅鑼杭菊和柿霜。蕭秀琴攝
客家人也滿喜歡在聚會中吃雞酒。蕭秀琴攝
煲到奶白色的雞湯或用高檔食材鮑魚主雞湯,需要一些功夫與技巧。蕭秀琴攝
雞湯裡最常看到的食材就是香菇了。蕭秀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