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被十月第一道從雪山山脈吹來的風洗禮過才摘採的青菜,最慎重的吃法是煠熟沾一點醬油入口,頂多用放了十個月的桔醬拌一拌,吃原味。再採一次就能煏油清炒,再來就是炒三層肉片,如此反覆三五餐也會膩,實在是太多了,只好醃漬一兩天、三五天再來吃,雪裡紅大概就成了常態,原來也沒有特別名稱,但外省人都這麼叫也跟著說了。
從前十月假期多,又剛開學不久,學際聯誼活動也多,學生時代,這時節經常能一個月沒回家,往往要到阿婆打電話催,「雪裡紅做得食囉!」小時候不懂阿婆為了跟孫子溝通學「國語」的難處,每次阿婆說華語,我都會笑著修正,祖孫倆互相笑鬧,獨獨「雪裡紅」,要到很久之後才得知,正典的講法是「雪裡蕻」。
於台灣人而言,本就是外來語,沒有相應的環境去理解冬季雪地裡長出的綠色長長的梗有多珍貴,「蕻」指茂盛或菜類的長莖。然而雪裡紅的「紅」,很多台灣人跟我一樣,一直誤會是加了辣椒的緣故,是一道菜的名字;炒醃漬隔夜或兩三天的小芥菜(皺葉芥菜)加辣椒配色添滋味,紅是指辣椒,而我阿婆則是單純的以為,因為難得有加辣椒炒的菜,所以孫子們喜歡吃。
創刊於1950年的農業刊物《豐年雜誌》,有幾篇1960年前後,介紹雪裡紅醃漬法和食譜的文章,雪裡紅在此處就是芥菜的品種,一如雪裡蕻就是能在雪地裡長出來的蔬菜,以此判斷,台灣人吃雪裡紅,是1950年之後,才開始從江浙菜取法而來,畢竟我們習慣的吃法是滷(luˇ 海陸腔,以鹽醃漬之意)到變黃發酸的鹹菜(酸菜)。
事實上,滷雪裡紅不只可以用小芥菜,小芥菜客家人說「割心菜」(god simˋ coiˇ),一直想不通為什麼叫割心菜,或許是holo人把芥菜叫成刈菜(華語發音同卦菜)而包心芥菜吃的部位是「刈菜心」,轉譯發音再詮釋就成了「割心菜」,事實上,還可以用蘿蔔葉或油菜等冬季蔬菜來醃漬,江浙人的說法叫雪菜,知名的江浙麵點有雪菜肉絲麵和雪菜蒸餃,後者通常做成素蒸餃。
鼎泰豐在還沒有和小籠包畫上等號之前,菜單上有口皆碑的點心尚有幾樣,素蒸餃就是其一,切得細細碎碎的雪菜讓人驚嘆刀工真是了得,講究細緻的江浙小點,由此窺探素蒸餃做得道不道地,永康街隔壁街上的麗水街江浙點心最知名的是雪菜肉絲麵,江浙煨麵盛名莫過於這一碗。
而在政權轉換中增加新口味的台灣人,把雪裡紅當作季節性的餐盤,雖然醃漬物可存放,但吃「青」的雪裡紅倒不如吃「黃」的鹹菜,在真正的大菜(客家人說的芥菜)還沒上場前,權做填補冬季蔬菜盛產前,空窗期中的纖維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