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有些生物比人類更懂生活!」在現代高壓忙碌的日常中,許多人為生活的焦慮、壓力及不幸福所苦。《向水母學習人生智慧》(Wisdom from a Humble Jellyfish)一書裡,跟自然界的療癒大師們取經,學習鬆弛感的生活指南。水母的放鬆、樹懶的節能,可以讓現代的忙碌人們學習如何面對壓力、回歸自我並有續航的動力,面對每一天的挑戰。

世界上最慢的動物之一、樹懶,牠其實有生物中最低的基礎代謝率,能在水下閉氣長達40分鐘,人類若偶爾也讓自己進入「懶洋洋」節能模式,反而可以保存、創造更多能量。

水母透過「收縮」、「放鬆」的間歇動作,徜徉在大海中,如果少了關鍵的「放鬆」,不管怎麼游,都沒辦法將身體推進,說明人也得適時放鬆的重要性。

人類若偶爾學習懶洋洋的樹懶節能,可以保存能量。翻攝自Native’s Way
水母透過放鬆、收縮的間歇動作,徜徉大海中。翻攝自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FB
人類和水母一樣,需要放鬆。翻攝自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FB

《向水母學習人生智慧》全書透過令人會心一笑的插畫及有趣的科普冷知識,引介自然界18種動植物的軟爛日常與機智生活。藉由專注於大自然的生活節奏,以及奇妙生物的特殊習性,可以學習如何回歸自我,重新面對生活的挑戰。

作者蘭妮.夏哈(Rani Shah)在引言寫道,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自我照顧是「積極維護自身福祉與幸福的行為」,而自我照顧也是野生動物自古以來就在生活中付諸實踐的一件事。對野生動植物來說,自我照顧的基本意義,始於躲避掠食者並成功找到維持生命的食物。例如,章魚演化出水下偽裝能力逃避掠食者;烏龜演化出堅硬外殼來補償行動緩慢、容易成為掠食者目標的劣勢等。

有許多人為生活中的焦慮、壓力及不幸福所苦。夏哈指出,對人類來說,現代生活所帶來的壓力,會讓防禦系統變得相當脆弱,「也該是反璞歸真的時候了。」人類若能向野生世界中的動植物們,汲取寶貴的生活經驗,可更懂得如何對抗壓力、焦慮及潛在的過勞問題。

夏哈表示,唯有各種形狀與大小的生物,都能夠成功實踐自我照顧時,生命才會繁盛。若能真正理解自我照顧的含意,可以幫助人們毫不遲疑地將自己放在第一位,減少專注達成個人目標時,可能產生的內疚感,藉此得以實現長期的目標、培養真正重要的關係並將生命中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向水母學習人生智慧》一書中,引介自然界18種動植物的軟爛日常與機智生活。二十張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