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烈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系主任)
從「民間信仰」的觀點,客家與非客家之間是「大同小異」的,在地方社會的層次上,客家族群民間信仰有自身的特殊性,也有與臺灣漢人的一般性;在族群認同的層次上,民間信仰作為臺灣客家族群論述的一環,創造了一個「有特色的客家信仰」。三山國王並不是客家專屬信仰,但為什麼被誤認為是客家信仰呢?故事要從臺北新莊說起。
以民間信仰為進路的客家研究始於歷史學者尹章義,1985年尹章義發表了〈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與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一文,其文以新莊廣福宮廟史為中心,依族譜、老字據與官方檔案等資料,發現了臺北平原的拓墾者並無閩、粵、漳、泉先後之分,亦無平原丘陵之分,稱得上和睦雜處的墾殖社會。這一各籍移民雜處的情形在清道光年間發生變化:
道光六年今苗栗中港溪一帶閩粵械鬪,十三年桃園一帶閩粵各庄造謠分類,互相殘殺,苗栗銅鑼一帶,靠山粵匪無故焚掠閩莊,公然掠搶,十四年蔓延到八里岔、新莊一帶,閩粵遂展開長達六年的纏鬪,直到道光二十年中,英鴉片戰起,英艦進窺臺灣,臺灣情勢緊急,粵人變賣田業,遷到今桃園、新竹、苗栗一帶的粵人區後才停止。(尹章義,1985)
閩粵共同開發臺北,由容忍相安、矛盾衝突到對立血戰的歷史,導致粵人遷離臺北地區。尹文的主要貢獻為勾勒了各祖籍漢人移墾新莊平原的歷史;同時,其文也暗示了臺灣祖籍人群區域分布之態勢,係閩粵械鬥衝突導致的結果。然而,就民間信仰取向而言,其文更大的影響力在於強化了客屬潮州人(或者潮州客家)與三山國王信仰之關係。
祖籍人群與特定主神信仰之間的關係往往被用來區別人群的重要文化特質,常見的說法是「泉州安溪人信仰清水祖師,同安人信仰保生大帝,汀州人信奉定光古佛,漳州人信仰開漳聖王」。其實尹文已明示「客屬潮州人」,但是上述特定族群信仰特定主神的觀念,仍引用至客家族群,產生了「客家信仰三山國王」的說法,甚至一度書寫於國民教育的教科書中。
邱彥貴以粵東方志為史料,發現18、19 世紀時,三山國王是主要分布於潮州府全境及惠州府、嘉應州部分地區的地域性信仰,信徒包括福佬和客家兩種,似乎並無方言群/族群的區隔。邱彥貴進一步發現,日治以前文獻充其量只會說三山國王是粵人信仰,然而日治開始官民皆將粵人誤為客人,於是乃有三山國王是客家信仰的說法。最後,潮汕以外的人群,例如漳州即有不少三山國王廟。因此,不宜將三山國王信仰認為是於客家人的信仰。
這一研究進路不是只為了確認「三山國王是否為客家信仰」而已,重點在於追溯其信仰的遷徙與融化諸作用,隨後陳春聲(1996)的研究即置焦點於臺灣社會轉型與三山國王神格轉變的討論,而這也匯入了神格屬性與漢人地方社會構成法則之討論。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您還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
SoundOn ▶️https://reurl.cc/Gj9o2D
KKBOX ▶️https://reurl.cc/Wx5kK5
延伸閱讀:
邱彥貴,2019,〈粵東三山國王信仰的分布與信仰的族群:從三山國王是臺灣客家的特有信仰論起〉。收錄於羅烈師編,《臺灣客家民間信仰》,頁55-102。新竹: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