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馬來西亞沙巴州無國籍人士無合法身分,僅打黑工度日淪為社會邊緣人,他們唯一能遮風擋雨的棚屋,近期遭政府拆除,餘1500棟。非政府組織「彩虹希望」呼籲要兼顧人權,否則無異「生命和尊嚴被處決」。

根據婆羅洲郵報(Borneo Post)報導,沙巴州警察局從今年下半年起全面展開拆除行動,迄今逾1500棟違法蓋在政府土地上的「棚屋」遭到強制拆毀,今後也會繼續拆除。

警察總監喬帝廸昆(Jauteh Dikun)表示,警方會在每個地區拆除大量或個別的棚屋,另會逮捕沒有證件的無國籍人士。

非政府組織「彩虹希望」(Rainbow of Hope)從8月起不斷透過社群媒體向外界發聲,盼國際社會以人權角度正視沙巴的無國籍人士處境。

東馬沙巴無國籍人士無合法身分,僅打黑工度日淪為社會邊緣人,警方最近拆毀他們唯一能遮風擋雨的棚屋,落寞神情溢於言表。彩虹希望提供、中央社

1970年代菲律賓南部動亂頻仍,蘇祿族(Sulu)或巴瑤族(Bajau)被迫以難民身分逃到沙巴,大馬政府採取寬容懷柔態度,也是造成無國籍人士逐年攀升原因之一。

「彩虹希望」學校董事主席蔡威雄(Mark Chai)表示,沙巴政府近期拆除逾1500棟棚屋,顯然是公然的「不人道行為」,人權團體並非贊同縱容無國籍人士非法入境或延長居留,但不論是否具有合法身分,無國籍人士爭議由來已久,都是「應該值得同情與人道對待的人類」。

他指出,警方逕行拆毀逾1500棟棚屋,無法實際解決最根本問題,而是把這群絕望的人再度推入谷底深淵,無國籍人士或迫於生活無奈鋌而走險,導致犯罪率增加,結果適得其反。

蔡威雄說:「政府必須以智慧和慈悲態度處理,要以更有人性和有效方法解決無國籍和非法移民的複雜困境,而不是讓他們的生命和尊嚴被處決。」

亞庇有許多無國籍人士散居於城市周邊的低矮樹叢空地或河濱地,這裡是當地人通稱的「黑區」,生活條件惡劣,衛生堪慮,他們沒有身分證(MyKad),最終被迫在城市邊緣夾縫中生存。

馬來西亞由馬來半島的西馬與隔海的沙巴(Sabah)、砂拉越(Sarawak)組成。沙巴、砂拉越習慣被稱為東馬。沙巴總人口約390萬人,有110萬人是無國籍人士,比例近整體人口1/3,東馬的無國籍人士問題涉及複雜歷史與人為因素。

東馬沙巴無國籍人士無合法身分,僅打黑工度日淪為社會邊緣人,警方最近拆毀他們唯一能遮風擋雨的棚屋,落寞神情溢於言表。彩虹希望提供、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