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本炫(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教授)

講到客家人的信仰,常以「義民信仰」為代表。的確,客家人敬拜的神明,幾乎都是隨著移墾從中國大陸帶過來,只有義民信仰是在臺灣本地產生。說是義民信仰,嚴格來說,可能要稱「義民爺信仰」更為恰當。因為「義民」是指活著的人,歷史上確實有這樣的一群人存在。「義民爺」則是「義民」戰死後受人敬拜的神明。

義民爺神格為何引發爭議

既然義民爺是客家人敬拜的「神明」,那麼義民爺的「神格」為什麼需要討論呢?話說二十多年前,教育部編寫中學《認識臺灣:社會篇》教科書,在介紹臺灣民間信仰時,沒有提到客家人的義民爺信仰,引發客家菁英抗議。而後教科書編寫者將義民爺納入,但卻說客家人敬拜的義民爺,是和「有應公」一樣的無主孤魂,就是孤魂野鬼的意思,反而引發客家菁英更強烈的反彈,教科書編寫者才又改寫相關的文字內容。

其後,學術界引發一波有關「義民信仰」的討論和爭議。有人說,義民並非客家人獨有,其他族群也有「義民」。也有人認為,客家義民乃是為對抗林爽文,而林爽文是要推翻異族政權清帝國,因此義民「何義之有」?但也有人認為林爽文並非革命,純粹是反亂集團,不能因此否定義民的「義」之屬性。更有歷史學者指陳歷史上也有「義民」而行亂事者,因此有義民之稱呼者,未必真為「義」民。這些討論可能有部分為真,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將「義民爺」和「義民」混淆,誤以為釐清歷史上的「義民」,就能確定「義民爺」的神格和信仰屬性。

神、鬼與祖先的動態變遷

美國人類學家焦大衛(David Jordan)曾指出,華人民間信仰的構成要素是神、鬼和祖先。日本學者渡邊欣雄將此進一步理論化,指出神、鬼和祖先三者存在動態變化關係。人死為鬼,有子孫祭祀是家鬼,就是祖先。沒有子孫祭祀,或者客死他鄉子孫無從祭祀者,則為孤魂野鬼。而生前有德有功,主要是華人所重視的忠孝節義,死後為眾人崇敬祭祀者,則為神。祖先如失去子孫香火祭祀,則可能淪落為鬼。所以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原先有子孫祭祀的祖先,如果沒有男丁斷了香火,也會變成孤魂野鬼。歷史上最著名的例子,是三國時代的關羽,戰死沙場身首異處,本為鬼,但因世人認其忠義,因而立廟香火祭祀,更重要的是清帝國時受到皇帝多次冊封,因此神格不斷提高。

不同史觀影響對歷史事件和神格的詮釋

從客家人的角度來看,因為對抗林爽文而犧牲的義民,是為了保衛家園,對於客家社區有功,因此以香火祭祀,不忍其成為無主孤魂。而非客家族群則可能純粹從戰死沙場、客死他鄉、無子孫祭拜來看,認為是孤魂野鬼。從渡邊欣雄的神格動態理論來看,神明的香火本就和人群有關,因此不同人群對神格有不同看法,乃就可以理解。歷史事件的解讀,固然需要更多詳細的史料,但不同族群有不同史觀,對同一歷史事件有不同詮釋,神格的理解也是如此。當代多元社會,可能就會有多元史觀的並存。

義民爺是客家人的代表信仰,也是唯一臺灣本土產生的神明。因為教科書編寫者不瞭解,或者是因為族群的不同觀點,二十多年前的社會科教科書引發義民爺神格辯論。但相關的辯論誤將歷史上的義民和信仰上的義民爺混淆,誤以為釐清「義民」的歷史定位,就能夠清楚「義民爺」的神格。神格是一個動態升降變遷的過程,和人群有密切關係,同一個神明,因而不同人群也就會有不同的神格評價。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您還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
SoundOn ▶️https://reurl.cc/Gj9o2D
KKBOX ▶️https://reurl.cc/Wx5kK5

延伸閱讀:

林本炫,2010,〈客家義民爺的神格:苗栗縣義民廟初步研究〉。收錄在莊英章、簡美玲主編,《客家的形成與變遷》(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頁337-359。

柯志明,2023,〈考釋東勢角林爽文軍民萬人塚〉,《臺灣風物》,第73卷第3期,頁113-197。

渡邊欣雄(周星 譯),2000,《漢族的民俗宗教》。地景出版社。

賴澤涵、傅寶玉 主編,2005,《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