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上竹子湖吃野菜,菜單上有芋頭米糕,蕃薯湯炸芋頭,凡有一點芋粄的樣子都點一輪,吃了三十幾年的餐廳一如既往鬧哄哄,很快的就端來芋頭米糕,讓人一下箸就皺眉頭唉味緒,澆頭加了魚露看來是內場換外配來主導,風流雲轉時代的註腳實在是吃不慣。

仔細想想,原生於熱帶東南亞的芋跟隨南島語族來到島上,尤其以芋頭為主食的蘭嶼達悟人,陸上的芋大海的魚蟹海陸大餐搭配為生,換位思考或許就釋懷了。然而,達悟人俗稱螃蟹節的minganangana(慰勞節)祭儀中的芋糕芋泥,得熏製島上的原生種黑豬滴下的油脂為美,再來繞個海灣過山頭,善於處理美味的排灣族則是山芋配山豬酸肉;甜美的豬肉氨基酸是芋的最佳夥伴,這一點客家人最知道,客家芋粄除了傳統的要鋪滿一層香蔥酥,就是用經典配頭(三層肉煏油炒香菇蒜頭蘿蔔乾)當澆頭,傳統台灣人比較擅長用陸地上的滋味搭配芋仔料理,不若新住民把魚鮮當點綴。

客家人打粄祭祀較為知名的有紅粄、新丁粄、艾粄或發粄,全台客家人幾乎都這麼做,獨獨六堆客家人在七月半(中元節)蒸芋粄祭鬼神,追根究底或許是落地生根族群融合過程中的一種習俗,也跟地方品種的芋頭成熟風土時令有關。

芋粄。蕭秀琴攝
芋粿曲。蕭秀琴攝

中元節用芋製作供品普渡首推HOLO人的芋粿或形狀似筊杯的芋粿曲(ōo-kué-khiau),台北萬華貴陽街黃合發糕餅舖的招牌——店名黃合發下一行有括弧(芋粿水),那是因為創始人黃合發綽號芋粿水,他在1917年(大正6年)接手經營前頭家的店,開啟了至今107年,以傳統米食糕餅紀錄台灣的儀式,米製麵點都有的一家店,店裡的記事曆依照節令和生命禮俗記下各種祭儀該用的供品,其中有一句是「七月中元擺甜粿、芋粿、壽桃座來普渡」。日本時代民俗學者《民俗台灣》的編輯池田敏雄,6歲隨父親移居台灣落地艋舺,深入島嶼各地採訪地方風土,對自己成長的所在更是鉅細靡遺探尋地方大小事,在著作《台湾の家庭生活》中有艋舺中元祭祀用「形似筶的芋粿」亦即形狀像筊杯的芋粿曲。

台灣芋品種繁多也多半馴化成地方品種,植物學者董景生說芋是「獨木舟植物」(Canoe Plants)。十八世紀在台任職的清朝官員六十七繪有《采風圖》,其中一張〈種芋〉可以看到原住民在旱地耕作的情形,《重修台灣府志》的「附考」這麼描述:「內山生番不知稼穡,惟於山間石罅刳土種芋苗。熟則刨地為坑,架柴於下,鋪以生芋,上覆土為竅,火燃則掩其竅。數日取出,芋半焦熟,以為常食;行者挈以為糧。」看起來跟現代台灣人在田裡焢窯一樣,鄉間冬收後的田間休閒活動,體驗烤蕃薯的方式,客家人說打窯。

經濟作物栽培的芋頭以檳榔心芋為主,最知名的產區北大甲南甲仙,後起直追的有北公館南高樹,芋頭一年一作南北盛產期不同又在年中重疊,台灣人一年到頭都不缺芋,是很好推廣的高價值農作物。

加了魚露的芋糕。蕭 秀琴攝
芋粿。蕭秀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