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彭琪育

這條母語之路的起點,還要追溯回客家人初來乍到的那段歷史故事。

清朝時期,客家族群來到當時一片荒蕪的臺中,開闢農地灌溉的重要命脈,錯落交織的圳道,在盆地上勾勒出未來繁榮的藍圖。跟隨著學者彭琪育的腳步,沿著河圳的遺跡,一步步探索這條客家的文化之路如何展開……。

能否想像現在高樓聳立、燈火稠密的臺中都會區,在300年前是「林木如蝟毛,聯枝累葉……。雖前山近在目前,而密樹障之,都不得見。」這是郁永河在《裨海紀遊》中描寫當時的臺中景象。

前兩年,因工作的需要深入研究臺中盆地的開發史,從大量的文獻中發現,原來客家先民來到臺中的契機,與中部最老的灌溉水圳之一——葫蘆墩圳的開鑿息息相關。調查時便隨著水圳沿線走訪周邊聚落,了解當時客家先民是如何開荒闢地,形成臺中現今聚落的雛型。

養育臺中的葫蘆墩圳

葫蘆墩圳,又稱為貓霧圳,圳水引自大甲溪,是臺中盆地與大肚臺地東麓主要灌溉用水的水源,其前身可分為上埤、下埤與下溪洲三圳,日本明治35年(1902)將三圳合稱為「葫蘆墩圳」。要了解此圳的開發,還要從廣東大埔客家人張達京談起。張達京在康熙50年(1711)離開家鄉來臺,因緣際會娶得6名平埔族公主成為岸裡社的駙馬,俗稱「番仔駙馬」,並擔任岸裡社第一任通事。

當時岸裡社(今神岡)並無水利灌溉設施,五穀難育。雍正元年(1723)張達京採「割地換水」方式取得西勢南阿河巴之地(今大雅區),引大甲溪水,獨資興建下埤圳。葫蘆墩圳從樸仔籬口(今石岡水壩西南處)築埤引進大甲溪水,此處最早的入水口設施原先還能從「豐榮水利之碑」處進入,但在921大地震受損後就封閉了。後來,日治時期將進水口改至舊山線大甲溪鐵橋旁,現在從后豐鐵馬道花鋼樑橋上,面向大甲溪出海口的左岸就能看到,目前作為備用取水口。

豐榮水利碑。圖片來源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2038593

創——下埤

下埤的進水口在豐原區圓環西路豐圳公園附近,公園中還設立張達京與岸裡社土官潘敦仔的銅像作為紀念。此段水圳以「五汴分流」著稱,在神岡大圳路旁五大汴處分為「搭連溝(橫山支線)」、「中央圳(中央支線)」、「浮圳」三大圳路及三分溝、六張溝。其中,中央圳沿神岡大圳路、經六張犁、橫山到林厝原台糖農場處,是大肚山中段最主要的灌溉水來源,但現在已隨友達光電建廠而消失。另一條極具特色的浮圳,主要沿著神岡圳前路向西至圳堵里三民路止,以崁頂落差邊緣(即大甲溪南邊的神岡河階地形),夯土升高構築成水圳溝路,見證清代水利工程技術,因此在105年登錄為臺中市文化資產。下埤建成後,原有番地開始招佃開墾,此時有較多的先民前來定居,主要分佈在水圳流經之番地,或張振萬(張達京)墾號開墾地,也有部分先民前往交通要道旁、商業較發達之商街聚落處,如西大墩街(今西屯區西屯路、光明路附近)、壩雅街(大雅區大雅路附近)等,可說是臺中盆地較早期發展的商街。

承——上埤

上埤的籌設始於雍正十年(1732),當時岸裡社第三代的總土官潘敦仔想鑿圳,卻苦無資金及技術,於是求助張達京著手籌備興鑿水圳,採「割地換水」方式合資興建。他以張振萬墾號(入墾神岡、大雅、潭子)邀得陳周文(入墾四張犁)、秦登鑑(入墾三十張犁、二分埔、三分埔)、廖朝孔(入墾西屯港尾)、江又金(入墾牛埔子)、姚德心(入墾上牛埔仔、石碑仔)等組成六館業戶,出資6600兩銀開闢水圳,並邀集各家族親來臺協助開墾,如雍正十二年張達京回鄉,帶其兄弟張達標、張達朝來潭子墘開墾建成頭家厝莊,還有附近的大埔莊就是廣東大埔族親落腳開墾聚集地。

上埤自豐原頂潭第二水門流經大鴛鴦汴後分為東、西汴幹線,這裡的水上土地公是葫蘆圳重要守護神。東汴幹線流進豐原市區,成為當時臺灣製麻株式會社的重要水源(豐原火車站附近),一路往南,分為北屯支線及四張犁支線。北屯支線經過潭子車站東側舊街區,進入現在的北屯捷運機廠重劃區及12期重劃區,最後匯入梅川、柳川、旱溪。是不是難以想像,現在經過河岸空間改造後的新城市河川,仍有古老的圳水注入呢?四張犁支線沿線土地由永定江姓、曾姓及平和賴姓客家人入墾,發展出四張犁、三分埔、二分埔、三十張犁等聚落,圳水最後流入麻園頭溪及筏子溪。

西汴幹線主要分為南門支線及東門支線。南門支線流經岸裡、社口、花眉、員寶莊等地,最後匯合大埔厝圳,成為港尾仔溪。這部分由張達京主持開墾事務,陸續形成當時重要的員林莊、上楓樹腳、花眉、大田心莊及壩雅街等聚落。而東門支線流往大雅、西屯方向,分為四塊厝分線、八張犁分線及紅圳分線等,最後流入筏子溪。這條水圳沿線由詔安何姓及廖姓客家人拓墾西大墩、水堀頭、何厝等地,也就是現在最繁華的逢甲商圈周邊聚落,當地還保存有張廖家廟等祠堂及西屯老街區的三處古廟(清靈宮、隆興宮、西墩福德祠),儘管如今風華不再,但仍可由街景看出當時的繁華景象。

終——下溪洲圳

在下埤水圳建造百年後,又在神岡下溪洲莊鑿出第三條水圳——下溪洲圳。下溪洲莊最早開始於乾隆五十八年(1793)陳懽在岸裡大社潘家幫傭,因刻苦耐勞,潘家遂將溪底土地租給他開墾。陳懽從神岡苦苓腳開始拓墾,後來延伸到中寮、後壁厝附近,道光三年(1823)由陳懽五個兒子:陳天、陳奎、陳漢、陳策、陳荐(合稱陳五協)共同出資1600兩銀興建下溪洲圳,灌溉農田面積200甲,以中寮、後壁厝(今神洲里竹圍內)為中心,開發擴張至前寮、後寮〈豐洲里〉、石頭厝仔及溪洲里之下寮等地。此後200年,臺中盆地的農業生產命脈便依賴著葫蘆墩圳的水源,藉此澆灌出深厚豐富的歷史文化。

這個300年前由客家人起頭建造的水圳,對臺中盆地的開發影響甚巨。它的灌溉區域遍及清朝時期的行政區東上堡、東下堡、藍興堡,總共62個街莊,灌溉面積將近一萬甲,從清朝時期以水稻種植為主,到日治時期推行甘蔗、菸草種植所需的灌溉用水,至今產業轉型成為都會中的藍綠帶系統,都在水圳的滋養中茁壯。期待在葫蘆墩圳的見證下,繼續記錄臺中人的生命故事。

豐原區葫蘆墩圳是中部地區重要的灌溉水圳。台中市政府資料照片
彭琪育小檔案

臺中人,畢業於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研究所,曾擔任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市社區營造點區域輔導老師、都市發展局臺中市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區域輔導老師,並主持2021年臺中盆地客家鄉賢足跡研究計畫

彭琪育

編按:本文獲台中客家文化半年刊《聽.看臺中客》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