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客新聞》與《MyGoPen》合作反詐騙,將提供「事實查核」、「詐騙破解」等相關新聞訊息,本篇文章由《MyGoPen》提供,若疑似遭到詐騙,仍有疑問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你可以先知道:

(1)相關研究為細胞實驗、並非人體臨床實驗,不能推論為人體也有同樣效果。

(2)專家提醒,釋迦甜度、熱量不低,尤其是糖尿病患更要特別注意計算份量。

網傳「原來這種水果是真正的癌症殺手」、「竟然比化療強一萬倍」的貼文內容,文中提到釋迦是抗癌水果、癌症殺手,針對十幾種癌症有效、比化療還強,而且還可以抗發炎。經查證,專家表示,相關的研究都還只是細胞實驗、不能推論為人體有同樣效果,建議民眾正常飲食即可,不要因為有基礎研究認為釋迦「可能」可以有抗癌效果就拚命吃,把釋迦當作眾多水果的選項之一、遵行天天五蔬果的原則即可。

釋迦抗癌的的謠言

原始謠傳版本:

太好了!原來這種水果是真正的癌症殺手!竟然比化療強一萬倍!可惜90%的人都不知道,快分享出去吧!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或是類似影片:

查證解釋:

在不同的文章、影片中,釋迦、蕃釋迦、蕃鬼荔枝、番荔枝、紅毛榴槤被混在一起講,MyGoPen 查詢具公信力資料,發現釋迦與同為「番荔枝屬」的其他水果常被混淆,「釋迦」別名「番荔枝」,而「紅毛榴槤」雖有榴槤二字但其實長相很像,又稱為「刺果番荔枝」,另一種臺灣較少見的則暱稱為「阿娜娜」、別名「山刺番荔枝」,但不管是這三種的哪一種水果,都能查到相關的研究論文,也有的研究是以整個「番荔枝屬」為標的。

完整圖表資訊內容(連結

MyGoPen 致電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他表示以生物學的分類「界門綱目科屬種」來說,可能同一個「屬」、但後面的「種」就不同「種」,各式各樣的植物在不同地方、不同人對它的稱呼也可能混淆,因此學術上通常以依照國際生物命名原則的「學名」(scientific name)為準,才能避免無法溝通。

細胞實驗無法推論為人體有同樣效果

柳朋馳強調,相關的研究不管是抗癌細胞、或是抗感染,都只能證明在實驗室等級的階段有一定的效果,實驗選用的細胞細株包括大腸癌、攝護腺癌、乳癌跟肝癌等等,都只是取癌細胞出來在實驗室操作而得到的結果,無法證實如果一樣用在人體也同樣有效,癌症藥物的相關研究到到了人體臨床實驗階段,病患已經有了大小不一的腫瘤、實體癌,吃了之後腫瘤真的會變小或消失,這才是有效的癌症治療成分的標準,但這些實驗研究最大的問題就是並沒有足夠強的證據,能證明用在人體時,要使用多少劑量,或是要用什麼方法去萃取這些有效物質、然後給人類使用而不會造成毒性等傷害,相關的論文就是基礎研究、證明在不同的實驗設計上有看到效益,只能說發現了「具有潛力的物質成分,希望未來更多的研究進一步探討相關的可能性」等說法,這些敘述常出現在很多論文的結論,但傳言不提這些研究論文作者本身提到的局限性,只強調離臨床實際使用還很遙遠的體外實驗,傳言說法易生誤導

柳朋馳指出,這種程度等級的實驗研究每年發表量成千上萬,但往往成為傳言誇大內容的出處,對此他給民眾的建議是,如果本來就在吃這種水果,而現在又是當季盛產,就正常吃沒有問題,但所謂正常吃不是過量攝取或是天天都吃,畢竟水果的甜份很高,不管哪種水果就算研究證明有多營養、有多好也不能拚命吃,也都只能當作天天五蔬果、每天三蔬二果當中的一份水果,而且還要常常換吃不同種類的水果才能兼得各種水果的好處、取其利而避其害,特別是糖尿病患更是要注意水果的糖分計算。

結論

相關傳言至少可追溯到 2015 年,當時就有相關的名人因此天天吃釋迦的新聞報導,可見是老謠言新流傳。專家表示,相關的實驗研究都只是細胞實驗等體外實驗,並不能推論為人體也有同樣功效,民眾不需要因為有基礎研究認為釋迦可能可以抗癌就拚命吃,只要把釋迦當作眾多水果中的一種、依照天天五蔬果的原則正常吃即可,特別是糖尿病患攝取時更應該注意甜度、熱量的計算。

衛教資源:

上下游新聞 – 【釋迦圖鑑】大目和鳳梨釋迦家族全展開!粗鱗、軟枝、綠寶、蘋果釋迦,有刺番荔枝也有圓滑番荔枝

諮詢專家: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柳朋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