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臺北市新公園建於日治初期,1996年臺北市長陳水扁將它改為二二八和平公園,細心的人還會發現公園內有4座銅像,分是鄭成功、劉銘傳、丘逢甲與連橫,這4位先賢對臺灣近代史影響深遠,連橫、丘逢甲更是閩、客族群代表人物,也似有心結。
今年是臺南市建市400週年,1624年荷蘭人建了熱蘭遮城,讓福爾摩沙躍進國際舞臺。1661年鄭成功(1624﹣1662)率軍從金門出發,渡過黑水溝攻佔熱蘭遮城,翌年(1662)再擊敗荷蘭援軍,建立承天府,開啟臺灣明鄭時代,但當年鄭成功就病逝,1683年明鄭王朝也被施琅所滅,其孫鄭克塽降清。
鄭成功是鄭芝龍之子,母親田川氏是日本人,他在父親降清,母親自盡後,繼續在浙閩粵沿海抗清,也與荷蘭人做生意,清政府為斷絕他的糧援,頒遷界令,沿海居民內遷30里,他為了糧食,不得不與荷人決裂,並攻取臺灣。
康熙皇帝只想剷除反清勢力,本無心治臺,經施琅呈《恭陳臺灣棄留疏》,認為臺灣是中國東南屏障,1684年康熙始將臺灣納入版圖,閩粵先民也大量來臺拓墾,但清政府並未用心治臺,民變、族群分類械鬥不斷,直到清末列強割據,門戶洞開,也覬覦臺灣,政策才變。
1884年劉銘傳(1836﹣1896)以「巡撫銜督辦臺灣軍務」來臺,擊敗法軍,隔年(1885)設臺灣省,劉銘傳也成臺灣首任巡撫,他成立臺灣撫墾局,加強開山撫番,架設海底電纜,辦理電務、郵務、煤務,也興建基隆至新竹鐵路,直到1891年基隆至臺北鐵路通車前始離臺,功在臺灣。
丘逢甲(1864﹣1912)生於銅鑼惇敘堂李家,是清代六位客籍進士之一,1894年甲午戰役奉旨督辦團練,甲午戰爭戰敗清日簽訂馬關條約,他反對清廷割臺,倡議成立臺灣民主國,擔任義勇軍統領,但在日軍登臺,擔任總統的巡撫唐景崧率先棄臺搭船逃亡廈門後,他見局勢不可為,之後亦內渡回廣東蕉嶺,留下「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的離臺詩。
連橫(1878﹣1936)生於臺南,著有《臺灣通史》、《臺灣語典》……等享譽文史學界,但他發表的詩:「……尤祈恩澤徧閭閻,保我黎民無災咎」,被批在捧總督兒玉源太郎;《臺灣通史》也請前後任總督明石元二郎、田治健郎題字,所發表「新鴉片政策謳歌論」亦遭批評,並遭櫟社開除,1933年他舉家遷往中國,後裔也成「半山」。
連橫在《臺灣通史》暗諷﹕「逢甲既去,居於嘉應,自號滄海君,慨然有秦之志。觀其詩,辭多激越,似不忍以書生老也。成敗論人,吾所不喜,獨惜其為吳湯興、徐驤所笑爾。」並云「……日軍追獅球嶺,景崧未戰而走,文武多逃,逢甲亦挾款而去。」
丘逢甲後裔則說,6月6日唐景崧內渡,丘逢甲曾痛斥,並回南崁繼續領軍作戰,直到7月25日見事不可為才內渡,還有家人留在臺灣,毫無實據的「挾款而去」是對先人的侮辱,而《臺灣通史》迎合日本統治當局,貶損丘逢甲自在意料中。
丘逢甲大哥邱先甲後來亦回臺,兒子丘念臺也留學東京帝大,抗戰後期在粵東成立東區服務隊,二戰結束亦協助臺民返臺,國民政府遷臺後擔任監察委員,成為客家領袖,但跟隨他的鍾浩東、蔣碧玉、蕭道應、黃素貞……等多人,因思想左傾,在白色恐怖時期,有人遭槍決,有人選擇自新。
連橫從兒子連震東、孫子連戰到曾孫連勝文,都活躍於國民黨政團,分當過內政部長、副總統,選過臺北市長,連戰還兩度參選總統,第二次僅以0.22%票數之差落敗,與大位擦身而過。
每人史觀不同,「大木亭」鄭成功與「大潛亭」劉銘傳相望,鄭成功來臺雖短,卻被尊為開臺聖王、延平郡王、國姓爺,到處都是奉祀他的廟宇;劉銘傳在清末開啟臺灣現代化先河,公園內還陳列臺灣首輛蒸汽火車頭「騰雲號」,讓後人緬懷。兩人分開臺、治臺有功,早獲史家肯定。
「滄海亭」丘逢甲與「劍花亭」連橫也相望,但兩人心結,歷史功過,仍有爭議,看法也見仁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