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講客廣播電臺》自今(2024)元旦起節目大改版,推出全新節目企劃,首次聚集到國內3位重量級客家學者張維安、羅烈師與林本炫,共同主持客家知識含金量超高的廣播節目《客座教授!安烈炫》,將嚴肅的族群文化與客家議題,透過輕鬆對談的方式,傳遞給大家,把學術研究和民眾的距離,拉得更近一點。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文/張維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族群記憶的來源,可能是後天學習,也可能是直接體驗,台灣客家族群意識中尤為明顯。中原客家認同的基礎和族群特質多是學習而來,如中原貴冑、正統漢人、遷移故事及經過的路線等;起初的台灣本土客家意識可能來自直接體驗,其後也是通過傳播進而形構, 本文討論台灣客家中原客家意識的學習、壓縮與遺失, 可以作為下一集台灣本土客家意識形成的前提。

台灣本土客家意識形成的解讀

台灣的客人由粵人、義民到客人,通過經驗、學習而形成。光復後,台灣客人大量學習中原客家的相關記憶,產生了中原客家認同。隨著1960年代台灣都市化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產生了「隱形客家」現象,尤其是在都會地區的客家人中,學來的中原客家記憶被壓縮或遺失。這一現象隨後為本土運動所產生的台灣本土客家意識提供了發展空間。台灣本土客家意識的形成乃是族群意識、記憶轉變的結果,這一轉變受到當時社會結構的影響。

台灣的中原客家認同形塑

台灣客人學習中原客家意識的過程,通過多種形式實現,包括書面文本、口頭傳播、儀式參與等。重要的書籍如羅香林的《客家源流考》和陳運棟的《客家人》,對於族群記憶的學習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它們不僅記錄了客家族群的歷史事件,還反映了文化、價值觀和世界觀。此外,客家人通過參與各種儀式和活動,如客家懇親大會,加強對中原文化的認同,這些活動通常在強化台灣客家中原意識和客家族群凝聚的作用上有顯著影響。

媒體和會館會刊,例如《中原週刊》、《中原雜誌》、《新竹文獻》,透過介紹中原客家的內涵和族群歷史,為人們提供瞭解客家族群的平台。口頭傳播如傳說和故事,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生動傳遞族群記憶,對族群認同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官方的鼓勵與強調,如舉辦客家懇親大會等,也進一步強化了客家中原論的認同,參加這些聚會的典禮和聆聽致詞,常有助於強化客家族群的凝聚力和身份認同。

中原客家意識的壓縮與失憶

台灣現代化進程中,客家人的中原漢人記憶逐漸被壓縮、遺忘。隨著台灣經歷土地改革以及快速工業化和都市化,大量人口從農村遷移到都市,尋求更好的生活條件。這種大規模的人口移動導致精神文化與故鄉的斷裂,都市化的人口失去了與土地的聯繫,從而精神上脫離了原生文化和集體記憶,與故鄉的背離導致代間的集體失憶。都市中的客家人可能保有客家網絡,但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與其他族群接觸,有時甚至需要隱藏自己的族群身份,使用其他族群的語言。

第一代客家人隱形和壓抑自己的文化特徵,第二代和第三代逐漸喪失客家語言和文化,中原客家的意識也隨之淡忘。當時的社會結構和國民黨政府推行的政策也導致本土文化被邊緣化,例如國語政策和中國文化復興運動導致媒體和教育機構幾乎不提供客家語節目,進一步弱化了客家語言和文化。國語政策導致客家語言、文化及身份信心的喪失。徐正光教授形容「客家人成了隱形人」,鍾肇政先生則說「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人」。

失憶留下新客家意識的形成的空間

台灣本土客家認同及台灣客家意識的形成是從本土化運動學習的結果,這一點將在下一集進行討論。在從中原客家認同過渡到台灣本土客家認同的過程中,經歷一次記憶的忘卻是有意義的,這可以透過孟婆湯的隱喻來理解。

收聽快捷網址:您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

點我線上收聽講客廣播電臺《客座教授!安烈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