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佑昇/台北報導】自己的客庄村史,自己寫!邁入第7年的村史寫作計畫,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今天在台北市客家主題公園舉辦「中南東村史第三期人才招募說明會」,邀請對客庄村史撰寫感興趣的民眾,一起加入計畫。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邁入第三期的書寫村史計畫,前兩期的計畫,吸引許多人加入書寫自己庄頭的歷史,不僅讓大家看見各種客庄的故事,也看見客庄裡各個族群的生活樣貌,這個計畫,不僅凝聚了跨世代的心及力量,客發中心也特別將這些出版的村史書籍,融合進特展裡,舉辦相關實體展覽,以更多元的方式讓大家欣賞。
何金樑指出,邁入第3期的「客庄村史徵集暨撰寫輔導計畫」,因為有許多民眾及文史工作者加入響應,「才能讓我們庄頭的記憶故事,一代一代傳下去!」因此,他也號召對客庄村史撰寫感興趣的民眾,一起用自己的生命經驗、文物、家族故事史、族譜等,書寫自己家鄉的故事,希望學員們一起在大學教授、專家學者,彼此討論對話的過程中,將這些珍貴的資料集結成冊出版。
何金樑指出,客庄村史撰寫的資料,客發中心也會進一步活化運用,像是客發中心舉辦的實體特展「揭開您所不知道的神秘客-雲林詔安客講客事特展」、「山野兩路行-東勢卓蘭客庄聚落村史特展」都是村史撰寫計畫的成果運用。
「現在已經出版20冊村史,一冊有5萬字以上,每冊至少有60張珍貴相片,而且這些村史還得了很多獎!」何金樑強調,第一期村史撰寫,是由教授帶著一起寫,到了現在第三期是老嫩大細與教授大家彼此對話,來書寫這本村史,而這幾期的村史成果,已獲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的「獎勵出版文獻書刊」優等及佳作肯定,顯見村史計畫的質與量十分精采,此外,客發中心也會將每冊村史的珍貴照片挑選至少10張,收藏至「客家文化資產」,讓大家認識客家時「不是只有那幾張老頭擺的照片可以介紹!」
客發中心表示,自2017年起推動村史寫作計畫,初期與國立交通大學及屏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合作,成功培育多個在地撰寫團隊。此計畫迄今已出版20冊村史,其中5冊更榮獲國史館台灣文獻館「111年獎勵出版文獻書刊」佳作。今年,計畫邁入第三期,將持續以大眾史學及在地史觀進行村史的撰寫,並藉由客庄村史平台整合數位資源,提供更多元的數位加值服務,如歷史地理資訊系統(HGIS)應用,豐富村史的內容與視角。
今天的說明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彰化師範大學教授李宗信、高雄師範大學教授洪馨蘭、臺北市立大學副教授張弘毅、東海大學副教授王政文、客家文史研究者林柔辰與前期客庄村史作者劉曉蒨博士等人,都到場分及支持.
全國客庄村史撰寫計畫已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及桃竹苗等地成功舉辦4場招募說明會,吸引超過百名學員報名參加。至於培訓工作坊也將在7月初開始,預計2025年完成第三期客庄村史的撰寫。繼台北場之後,客發中心也將於4月27日在花蓮(線上)和5月3日在台中客家樂活園區舉辦後續的招募說明會。
透過招募說明會,客發中心希望能吸引更多對客家文化有熱情的鄉親加入,一同挖掘並呈現客家村史的豐富多樣性。中南東區培訓工作坊也將在7月初開始,更多資訊請至本計畫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6659906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