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講客廣播電臺》自今(2024)元旦起節目大改版,推出全新節目企劃,邀請國內3位重量級客家學者張維安、羅烈師與林本炫,共同主持客家知識含金量超高的廣播節目《客座教授!安烈炫》,將嚴肅的族群文化與客家議題,透過輕鬆對談的方式,傳遞給大家,把學術研究和民眾的距離,拉得更近一點。點此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文/羅烈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教授)
當我們以華南為範圍討論客家形成時,是關於「客家」(Hakka)這一名稱的討論,臺灣客家之形成是與廣東同時發生的,而論述的名稱則以「客人」自稱。以下從義民、粵人與客人三種身份認同,說明這一客家形成的過程。
義民
新埔枋寮義民廟的〈四姓規約〉(1802)與〈祀典簿序〉(1841)這兩份重要的文書,反映了義民身份的改變。四姓規約中對林爽文事件表達了無主的恐慌,鄉民「營埋忠骸於青塜」為的是「以免陰靈怨哭如他鄉」;然而,〈祀典簿序〉中曾騰更轉而強調義民視死如歸,抱護國之忠肝。也正因為義民護國之忠誠,義民犧牲後,皇帝便封贈褒忠匾額。
從遇難的「義友」到護國的「義民」,林爽文事件的陣亡戰士,在1840年代時的曾騰〈祀典簿序〉裡,義民身份得到確認,而且也與國家充分地結合。十九世紀竹塹地區的人群以信仰的方式,將殉難義民提昇為神靈,同時也提昇了廣大人群自身的身份。
粵人
新竹枋寮義民廟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的〈戴禮成兄弟捐施塜地字約〉、嘉慶七年(1802)的〈四姓首事合議規條簿約〉、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曾騰所寫的〈祀典簿序〉、以及同治四年(1865年)的〈褒忠廟記〉等四份文件,呈現了一種「粵人」的認同,我們也可以主張義民祀典塑造了粵人認同的意識。第四份文件:
此乃四庄輪終而復始,為管理者自當秉公妥理,日後嘗祀浩大,以增粵人之光矣。……此係通粵之褒忠嘗,有關全粵之大典,各要忠心義氣以經理,不得私自貪圖以肥己也。
枋寮義民廟有鼓勵考上科舉功名者「詣廟懸匾」或「進泮花紅」的「獎學金」制度,道光年間,計有七人,咸豐年間八人,同治年間有十四位,光緒年間則有四十位,總計六十九位各級功名土紳詣廟受賞,全部都是粵人。廣東人由於隔省流寓,起初無法在臺灣參加科考。從1741年開始,至1828年正式獲得科舉保障名額,提供了一個明確的人群區隔標準,所有知識份子必定要選擇一種身份,才能參加科考,義民廟進泮花紅的制度,顯示了國家的科舉分籍制度,完完全全投射在地方社會上。
客人
臺灣建省後,官員展開修纂《臺灣通志》計畫時,提醒各地參與文獻采訪者要注意「客人」之文化特殊性,其中陳朝龍的《新竹縣采訪冊》最為出色。該書為官方志書以專章討論客人/客庄之首例,〈客莊風俗〉一篇,雖然不完整,但仍可以視為是「客人論述」,這隱涵著以方志書寫完成族群論述行動的意義。
與此同時,粵東正展開波瀾壯闊的「客家論述」,隨後也成為決定客家族群歷史的一場論述,不過臺灣的客人論述則因甲午割讓而中斷。二者相比,不可同日而語。而 1949 年之後,客家論述隨國民政府傳來臺灣,客人論述也順勢匯入了客家論述。
臺灣客家之形成係平行於南方中國客家之形成,只是臺灣的客人論述因為甲午割讓而終止。
延伸閱讀:
羅烈師,2021,〈未竟的客人論述:以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為中心的解讀〉。《全球客家研究》,第16期,頁121-162。
收聽快捷網址:您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最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