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講客廣播電臺》自今(2024)元旦起節目大改版,推出全新節目企劃,首次聚集到國內3位重量級客家學者張維安、羅烈師與林本炫,共同主持客家知識含金量超高的廣播節目《客座教授!安烈炫》,將嚴肅的族群文化與客家議題,透過輕鬆對談的方式,傳遞給大家,把學術研究和民眾的距離,拉得更近一點。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文/羅烈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教授)
清初(17世紀末)來自廣東東部的潮州、嘉應州與惠州的人群,起初春來冬返於廣東與臺灣之間;最終聚居在北部桃竹苗中與南部高屏六堆地區,並且成為臺灣客家人。這一歷史包含聚居、祖籍認同到族群認同的過程,也就是臺灣客家之形成;而本文先說明其中的聚居過程。
從移民到定居
朱一貴事件結束後,雍正元年(1722)1720年代時,來自廣東潮惠人群,在臺種地傭工,被稱為客子,所居聚落則曰客莊。先前渡海禁令稍微放寬後,這些單身漢總在歲末賣榖回鄉,養活家人,乃至購置田產;隔年春天,再度來臺,成為常態。
由於「隔省流寓」,無法取得業主(地主)身份,初期的廣東移民往往成了閩籍或原住民族地主的佃農。表面上粵籍移民似乎處於不利的被剝削地位,但是這批在地墾植的人群,藉由改善水利及龐大的勞動力,仍然取得有利的社會位置,於是建立了以宗族及地方公廟為主要社會體制的地方社會。
客家島內分布及其解釋
清代臺灣客家在島內形成聚居現象,大致上形成閩人靠海,而粵人居山的態勢。關於這種態勢的解釋有晚來說、械鬥說與原鄉說三種說法。
「晚來說」最為常見,亦即閩人先來故臨海,粵人後到故近山。這種說法由於欠缺實質歷史證據,學界大多反對。
尹章義〈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與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文章,認為臺北平原的拓墾者並無閩、粵、漳、泉先後之分,亦無平原丘陵之分,拓墾之初的臺北是一個雖有若干個體矛盾衝突,整體而言卻稱得上和睦雜處的墾殖社會。直到道光年間,閩粵械鬪嚴重,粵人變賣田業,遷到今桃園、新竹、苗栗一帶。
施添福也反對晚來說,其《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專書,主張臺灣閩粵分居實與各自之原鄉生活息息相關,本係近山居住的粵東閩西移民,來臺之後,亦選擇了與原鄉相似的地理環境,延續了原鄉生活方式,這一立論通常被稱為「原鄉說」。
19世紀山林產業開發與客家擴張
從平原的漢墾區,進入淺山的隘墾區。由於迫近甚至入侵了原住民族的生活領域,於是以武力對抗及保護農人,成了這一階段開發的必備條件。
林爽文事件是促成這一重大的歷史轉折,帝國為了確保邊疆統治,強化了與平埔族群的合作關係。漢移民就以「隘墾」的方式,進入內山,取得更多的土地。除了移民熟悉水田作物及藍靛或木材之類淺山作物外,林業、樟腦與茶業帶來了龐大的生產力,創造了十九世紀客家移民的擴張期。金廣福大隘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例子。
這段接近兩百年的臺灣史,從漢文明的角度是中華帝國向臺灣擴張的歷史;從人群的角度,來自閩粵的移民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從族群的立場觀察,則是客家移民向臺灣內山(淺山丘陵)擴張,且與原住民族合作或激烈對抗的過程。
延伸閱讀:
陳麗華,2021,〈客家移墾臺灣〉。刊於《認識臺灣客家》,頁81-99。桃園市: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收聽快捷網址:您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