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1926年日治臺灣總督府做「臺灣漢民族鄉貫別調查」,全臺375萬1千6百漢族中,祖籍汀州、潮州、惠州府與嘉應州的客家人共62萬8百人,只佔16.74%,明顯比來自漳州、泉州府的閩南人少,似乎跟清康熙22年(1683)靖海侯施琅平定臺灣後,所頒「渡臺三禁」有關。

據連橫《臺灣通史》、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所指「渡臺三禁」,一是設海防同知於臺南鹿耳門,准通商,但要受稽查、審驗許可才能渡臺,潛渡者嚴罰。二、赴臺者不許擕眷。三、粵地潮、惠素為海盜淵藪,不許渡臺。

第三禁其實冤枉、延誤了客家,那時「海客」不多,海盜林道乾(惠來縣人)、林鳳(饒平縣人、非純客家縣)也非客家人;潮州、嘉應州是「山客」,與海盜更是風馬牛不相及。這一禁限制了惠州陸豐、海豐,潮州大埔、豐順、饒平及嘉應州梅縣、蕉嶺、五華、平遠客家人渡臺,只剰福建汀州客家人可以渡臺;直到1696年施琅去世才解禁,影響了13年。

廣東梅州(嘉應州)是臺灣客家人的主要原鄉,圖為1989年的梅州山村聚落。何來美攝
1989年的廣東梅州仍可看到勤勞的客家婦女駕馭水牛犁田。何來美攝

清廷為防臺灣明鄭王朝與中國沿海居民裡應外合,於順治18年(1661)頒「遷界令」(又名遷海令),要求山東至廣東沿海居民內遷30里,直到1683年施琅平臺後,見沿海空虛,始要求復界。

康熙皇帝利用反鄭大將施琅攻臺,主要是肅清反清勢力,他認為臺灣是彈丸之地,平臺之後並無意治臺,但施琅認為臺灣乃中國東南屏障,呈康熙《恭陳臺灣棄留疏》,康熙於1684年始將臺灣納入版圖。

清廷也頒「遷海復界令」,獎勵內遷居民回遷復界,但原住沿海的廣府人、潮汕人,因內遷已重新建立家園,安居樂業,多數已無意回遷,反而是聚居在閩粵贛交界的客家人,因子孫繁衍,耕地、糧食不足,乃大量移居廣東沿海,形成「濱海客家」。

「遷海復界」的客家新移民,剛濱海並不擅靠海營生,更別說當海盜,而明末海盜林道乾、林鳳,也非客家人,卻成為封殺廣東客家人渡臺的藉口。

清代福建汀州府所轄的永定、上杭、武平、長汀等縣,亦有不少客家先民移民臺灣,圖為永定土樓中的方樓美景。何來美攝
閩粵贛客家地區「八山一水一分田」,謀生困難,清初以後出現移民潮。圖為永定的梯田與土樓群。何來美攝
「自古山歌松口(從口)出,那有山歌船載來?」劉三妹與窮秀才賽山歌傳說家喻戶曉,而位於梅江畔的廣東梅縣松口古鎮,是客家先民移民重要口岸,順著梅江到三河壩與汀江、梅潭河匯合成韓江,再於汕頭出海。何來美攝

客家是中原南遷漢人與閩粵贛邊區少數族群融合,於唐宋年間所形成的民系,是「山區客家」,到清初「遷海復界」移民到廣東沿海,再形成「濱海客家」。深圳、東莞、香港都是「濱海客家」,深圳在改革開放前客家人並不比廣府人少,龍崗區大都是梅縣、興寧縣移民,且還保存很多圍堡式客家建築,如鶴湖新居、龍田世居…..等。

廣東濱海客家人與原居住的廣府人、潮汕人,後因生存利益衝突,形成「土客矛盾」,從1856年至1867年間發生「廣東西路土客大械鬥」,長達12年,雙方死傷人數高達數十萬人。在清咸豐、同治年間,臺灣也出現「漳泉械鬥」、「閩客械鬥」,死傷也很慘重,許多客家人被迫遷徙,或被同化為福佬客。

海峽兩岸分發生「土客械鬥」、「閩客械鬥」,不同的是廣東西路的「土客械鬥」,清政府因不滿太平天國叛亂,多數領導人是客家人如洪秀全,偏袒廣府、潮汕人,客家人遭到打壓。臺灣清代三大民變或「閩客械鬥」,因客家人大都支持官方,犧牲的義勇,被尊為忠勇公、義民爺,在臺灣客庄則形成「義民爺信仰」。

兩岸「土客矛盾」、「閩客情結」,都曾出現貶抑、詆毀客家言論,如《廣東鄉土歷史》、《世界地理》曾出現「山地多野蠻部落,退化的人民,如客家」、「客家非粵種,也非漢種」;臺灣的《諸羅縣志》:「佃田者,多內地依山之獷悍無賴、下貧觸法亡命,潮人尤多,厥名曰『客』……」。

1921年清末進士賴際熙等有識之士為正本清源、崇正黜邪,在香港成立「香港崇正總會」;賴際熙並依各姓族譜撰《崇正同人系譜》,證明客家人也來自中原。臺灣的客家研究發軔於《中原》雜誌,羅香林等學者引進「客家中原南遷論」;覺醒於1988年的「還我母語運動」。

「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石壁鎮石壁村被視客家民系的發源地,它位於閩粵贛交界,已成客家祖地,每年都舉辦祭祖大典。何來美攝
福建連城亦是臺灣客家原鄉之一,圖為位於連城縣宣和鄉的培田古民居聚落,已有八百多年歷史。何來美攝
清末進士賴際熙為維護客家尊嚴,1921年他在香港成立客家崇正總會,並撰《崇正同人系譜》,證明客家人來自中原,被譽為客家學。何來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