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要如何辨識客家元素,除了「自己人」的會心一笑之外,他者該如何認識你,是客家意識者的苦惱,經常被問客家味是什麼,也自問哪一種味緒代表客家味,有機會時該如何介紹客家菜,從食材和香料著手,抑或料理方式都是路徑,但獨具特色的、一望即知的,非得是應運風土而生的、處理食材及其使用方式最為傳神。
陽光曝曬所得的菜乾是台灣客家味最容易辨識的味緒,說是日光之味不為過,凡是日頭下沒有不可能;嚐過一口在冬日初開封的苦茶油便知那是金秋燦燦的傑作,在春寒料峭喝一鍋老菜脯雞湯消解喉嚨裡的那口痰,便是日光療癒有成效。
菜脯多半說的是長條狀的蘿蔔乾,或篩細絲狀的蘿蔔絲,以及愈來愈難見的片狀蘿蔔錢;這一款煮鴨湯是經典菜、炒蒜苗豬肉片是鄉愁,客家人以曬蘿蔔乾做配頭的米食,舉世聞名的是客家粽。
在客家人苦於不知道如何解釋這獨有的客家味之時,河洛人在《臺灣閩南語字典》中早就將之收為己有,配頭(phuè-thâu/phè-thâu )河洛語漳、泉均有音,為配料之意,是烹煮食物時所用的配菜。
客家人配頭發音(poiˇ teu,海陸腔)與漢語中的「配頭」注音為「ㄆㄟˋ ㄊㄡ」,拼音為「pèi tou」相近,在《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中有:「我家有個表姪女新寡,且生得嬌媚,尚未有個配頭。」在此,配頭是結婚對象,用來解釋客家人的粄與炒料的關係也未嘗不可。
包粽子要先煏配頭(炒料),做有料的菜頭粄要先處理配頭,菜包(豬龍粄)的配頭可以是新鮮蘿蔔絲,也能是曬乾的蘿蔔絲,端看搶旬味還是經典回味,芋仔粄、鹹甜粄……所有你想得到的米食都要用家傳配頭來發功。家傳的味道指的是代代相傳的阿婆手路,配頭裡的食材不管是五樣還是八樣,每家都有一定不可少的那一樣,有些人家是香菇有些是蝦米,有這些堅持的人就是有家傳手路的名門子孫。
經典的配頭是以煏三層肉/豬油來炒配料,煏油體現了以豬肉為核心的飲食價值,豬肉是豐美富足的象徵,配料中的主料是蘿蔔乾、覆菜(卜菜)等菜乾,是副熱帶島嶼冬季的生命力,是風土條件盡在其中的體現。
《樂府・木蘭詩》中,描述遊牧民族從軍的詩句,「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準備事項之一,出門買韁繩和口勒等轡頭,好控制駕馭馬匹,知道去哪買名門匠師的轡頭,就是一種手路;用客家飲食精神來看,獨門配頭是客家米食和各式粄的靈魂,掌握味道的精神。
使用配頭是傳統客家灶下經常上演的料理手法,平日即使不做粄也是餐桌上的餐盤之一,這種深入肌理的靈魂食物,從客家飲食店的招牌水晶餃來解讀最精準,判斷是不是客式水晶餃,以水晶餃的內餡有沒有用菜脯來判定。
客家飲食中經常掛在嘴上的配頭(poiˇ teu,海陸腔),我們引經據典才能說明白,了解其深奧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