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俊傑/綜合報導】台灣地形複雜,各地區溫度、雨量變化非常大,交通部中央氣象署配合第6代高速運算電腦建置,將積極開發台灣AI天氣預報模式,並提升預報時效,未來颱風預報有望由現在的7天提升至10天前。氣象署今年4月1起,海面海象及天氣預報時效,將由原先的3日增長為5日,鄉鎮沿海精緻化預報服務部分,時效則將由原先的48小時也增長為72小時,讓天氣、海象預報更精準。

氣象署「第6代高速運算電腦」已於2月26日正式啟用,並採用台積電生產7奈米ARM架構晶片所建構富士通FX1000機型高速運算電腦,約為6萬6000台一般家用電腦的運算量能,在世界高速運算電腦排名為第69名。

氣象署長程家平表示,第6代電腦自110年起開始建置,到去年完成,主要因為台灣地形非常複雜,各地區溫度、雨量變化非常大,因此需要高解析度模式的相關資料,大幅提升,目前使用的是3公里模式的解析度,預計未來可以加密到1公里;且全球模式從25公里提升到13公里,加強區域、氣候的解析能力,也能幫助預報時效延長,如目前颱風預報資料是7天,未來可以提供10天前的資料。

氣象署啟用高速運算電腦,讓氣象預報精準。氣象署提供

氣象署今上午舉行「春季展望記者會」預測未來1季的天氣,臺灣氣溫正常至偏暖,雨量正常至偏少,聖嬰現象有減弱趨勢,預計春季後將回復正常。

氣象署指出,過去1季(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平均氣溫相較於氣候平均值為偏暖,不過冷暖交替快且變化幅度大,期間共受到6波強烈大陸冷氣團或寒流影響,影響期間氣溫明顯偏低,其餘時間溫度則偏暖;降雨方面,全臺雨量及雨日明顯偏少,降雨量則接近氣候平均值的6成。

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指出,目前的聖嬰事件有逐漸減弱趨勢,預計春季過後將逐漸回復到正常。依據該署及各國數值模式資料綜合研判,今年3至5月的平均氣溫以正常至偏暖的機率較大,降雨方面,預估3至4月的雨量為正常至偏少,5月進入梅雨季,降雨量預測尚有頗高的不確定性。

氣象署提醒,3月仍有冷氣團南下影響臺灣的機率,冷氣團影響期間應注意保暖;3、4月臺灣西部、金門及馬祖地區常有局部性濃霧出現,請留意行車安全與行程安排。

氣象署也呼籲,過去1季雨量明顯偏少,且春季仍是全年雨量相對較少的季節,請民眾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此外,春季天氣系統變化較快,並隨時留意天氣變化。

陳怡良表示,今天也是傳統24節氣中的驚蟄,24節氣是地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驚蟄也代表氣候逐漸變暖,氣候上易出現陣雨或雷雨;雖然今年在2月24日就響起春雷,但春雷時間每年都會不太一樣,只是在提醒進入氣候的某一個狀態。

氣象署預測未來一季氣候型態。氣象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