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
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桃園市是全臺客家人最多的縣市,據客委會調查約有90.5萬客家人,佔全市39.9%,是客家人最有機會當選市長的都市,早期桃園縣也「北閩南客」輪政,但1996年以後客家人只有吳志揚當選過一屆縣長,從朱立倫到張善政先後當選縣(市)長,外省族群已取代客家。
桃園市人口結構,除少數原住民、新住民外,閩(河洛)、客、外省族群人口比例約是4:4:2,因閩客人口相當,早期國民黨一黨獨大時,也是「北閩南客」輪政。
首屆縣長選舉採絕對多數制,有徐言、徐崇德、魏肇潤、黃宗寬、黃又安、陳阿頭6人競逐,第一輪投票因無人得票過半數,由得票前2名的徐言、徐崇德展開第二輪對決,徐崇德得68873票當選,徐言以68076票落敗,僅差797票。
第二輪投票閩籍徐崇德、客籍徐言,分在北區桃園等六鄉鎮及南區中壢等六鄉鎮大勝,形成閩、客對決,如徐崇德在桃園得15799票,徐言僅1212票;徐言在中壢得13563票,徐崇德才3113票;這12個鄉鎮徐言還贏徐崇德276票,卻敗在原住民鄉角板(復興)鄉,徐崇德得1897票,徐言833票,徐言反輸了1064票。
第二屆縣長徐崇德順利連任,第三屆縣長選舉國民黨執行「閩客輪政」,提名客籍省議員張芳燮,也順利擊敗閩籍龜山鄉長曹成金當選縣長。張芳燮上任後,因客家意識強烈,閩客對峙更熾,府會關係緊張,一度傳出縣治將遷至中壢,並差點分裂成桃園、中壢兩縣。
國民黨為緩和緊張的閩客關係,第四屆縣長選舉改提名醫師出身的前縣議會議長吳鴻麟,張芳燮則轉任省農牧局長,吳鴻麟是國大代表吳鴻森之弟,也是客籍,他政通人和,也遵循「閩客輪政」,未再連任,第五、六屆縣長改由閩籍的許新枝、陳長壽接任。
第七任縣長選舉國民黨提名吳鴻麟之子吳伯雄,許信良也獲提名參選省議員,吳伯雄跟父親一樣都是同額選舉,許信良也當選省議員。吳伯雄任期未滿,受層峰賞識出任省公賣局長;許信良在省議會則提出降低田賦、提高穀價,並出版《風雨之聲》,對國民黨展開批判。
第八屆縣長選舉吳伯雄支持歐憲瑜,並獲國民黨提名,引起許信良不滿,再出版《當仁不讓》表達參選縣長,結果被國民黨開除黨籍,1977年11月19日投票,因作票事件爆發萬人包圍中壢警分局的「中壢事件」,結果許信良以22萬餘票當選縣長,歐憲瑜僅得13萬餘票。
許信良成首位「黨外」縣長,他為聲援余登發父子帶頭到高雄橋頭遊行,爆發「橋頭事件」,遭監察院彈劾停職,在「美麗島事件」大逮捕前兩個月,獲層峰准許率妻子兒女赴美進修,成為「流亡縣長」。
第九、十屆縣長由閩籍徐鴻志當選,11、12由客籍劉邦友接任,1996年劉邦友在任內遭槍殺,補選縣長由呂秀蓮當選,「閩客輪政」始被打破。
許信良流亡海外時,「許家班」改由弟弟許國泰領導,成員在省議員、立委選舉都有斬獲;吳伯雄在政壇更是平步青雲,當上台北市長、內政部長,想參選省長,可惜李登輝「關愛的眼神」給了宋楚瑜。
吳伯雄有子吳志揚、吳志剛接棒,分當選立委、台北市議員,吳志揚兩度與鄭文燦競逐桃園縣(市)長,一勝一敗;許信良弟弟許國泰、妻子許鍾碧霞都曾任立委,但都淡出政壇,「許家班」的黃金春、許國泰與綠營也漸行漸遠。
臺灣藍綠兩大黨長期由外省、閩南族群主導,客家流於依附,吳伯雄、許信良是少數曾任兩黨主席的客家菁英;而2001、2005年的桃園縣長選舉,綠營也分曾提名彭紹瑾、鄭寶清迎戰藍軍的朱立倫,可惜皆敗;2020年的桃園市長選舉,藍軍原希望吳志揚再戰鄭文燦,但吳志揚並未出馬。
臺灣選民的投票取向,政黨早已超越族群,客家人該加油了!尤其是桃園市的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