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大鑊頭、灶頭、勺仔、擦仔、撈仔,所有灶下的鍋碗瓢盆、窗戶玻璃、地板隙縫清洗擦乾,包括一年用一次的敬神碗筷、杯盤拿出來洗淨晾乾,口中說好話、手腳謹慎以免鏗鏗鏘鏘,打破了要說一句歲歲平安,如此鄭重其事都是為了要做素菜,炸烰菜、油錐仔,包豆雞、切豆皮,拌十絲等等。

做素菜比煠肥湯要注意的細節更多、更繁瑣,當然也更細緻、更爽口,以客家菜來看,更是傳達精緻料理特質的菜色,像豆製品中的豆雞(素雞),先以濕軟的豆包一層一層疊好,用布包起來,以繩子紮出形狀,再拿去蒸,拜拜時用來湊牲(ceuˇ sangˋ,祭品,海陸腔)。台三線客庄早期信齋教,稍後佛教傳入,信者眾並吃齋,家裡有供奉菩薩、佛陀觀音,或祖先吃素者,必要準備素牲禮敬拜,就算沒有這種信仰,大年初一拜神也多半用素果,素是更能表達虔誠的一種方式。

豆雞要做得好看要有一點手藝。蕭秀琴攝
猴頭菇料理包是典型的素味,有麻油、香菇、薑三種食材來提味。蕭秀琴攝

她幼時即出家;源於一次上獅頭山後山的老石屋廟裡(現稱元光寺)參拜,相熟識的鄰居女伴在此修行頗有心得,遂於下山後決定出家,吃齋的母親也非常贊成,母女倆的說法是,女人生小孩是一種極大的痛,為了免去這種痛,出家不失為好辦法,這是我的家族出家姑婆的傳說。

都說出家修行是一種緣份,女出家眾不論在生理上或社會條件男女尚未平權的時代,以此避世是很實際的考量,修行規範吃齋念佛與此相較不足微道,隨著信仰進化,齋菜流布演變提升了層次。

俗世社會不愛素食的人仍然比較多,有一種說法是很難接受素味,例如,近幾年猴頭菇料理包發展成為實用的素湯底,有一次家庭聚餐用來燉排骨,有幾位親友不吃的原因都說是有素味,聞到這味道就好像小時候去佛堂或規定吃素的日子聞到的油耗味,仔細想想,所謂的素味,以台灣素食料理看來,應該是麻油、香菇、薑和豆製品的味道,更早之前,花生油仍為主要食用油時代,地豆(ti+ teu+,花生,海陸腔)的香也不是人人愛。

沒有動物蛋白質的素味;麻油、香菇、薑都有一種強烈的氣味,經常用來煮雞或燉湯提味,最常見的就屬雞酒或麻油雞,這可是很多人的鄉愁,母親坐月子的味道,是歡喜也是母難修行。

然而純素的素味和寺廟佛堂連結,有一種苦行之味,不為人所愛,但香料運用得當,比例適中,則可以免去這種氣息,尤其素菜講究料理手法,像是炸烰菜是用當季新鮮香菜、茼蒿、香菇或者蕃薯、芋等等,大鍋油炸也不是平常可以做的菜式,炸完油錐仔接著烰台灣冬季盛產的時蔬正好,有時令風土的滋味。

烰好敬神的油錐仔,再烰香菜、茼蒿,烰菜最受歡迎。蕭秀琴攝
烤麩也是典型的素味,素菜的食材以豆製品、小麥製品為多,烤麩或麵筋是小麥製品。蕭秀琴攝
麵筋是大眾最喜歡的素菜。蕭秀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