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在獅山遊客中心入口處,一群人圍著一棵橘子樹,那些人中,有一位遠從英國來的專欄作家兼手工果醬製作者,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公職與研究人員,和一些台灣料理職人、美食家等廚藝界炙手可熱的人物;其中,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裁判長Dan Lepard,終於在滿是果實的樹上找到一顆最滿意的南庄橙,這是他在切過好幾顆之後,覺得最完美的一顆了,嚐一口張大嘴巴笑容燦爛,而我吃了一小片帶著微苦酸味的果肉,直到一小時後回到家中,還感受得到它的後座力,據說這種橙皮苦味近來頗受廚藝界青睞。
我於2016年因為寫小英總統的國宴菜單開始紀錄這顆橘子,8年來持續關注臺灣原生特有種植物南庄橙(學名Citrus taiwanica Tanaka & Shimada)只要有一點它的消息都不會放過,直到2021年,在還是林務局的林務署以「南庄橙回家」為開端,這顆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 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CR)物種,在加里山登山口種下它們,熾熱的心情堆到最高點,覺得該為它們做點什麼事,想起把台灣果醬帶到世界的果醬職人柯亞,經常在島嶼各處尋找心目中的夢幻果品,或許她看到南庄橙會有不同的想法,2022年疫情期間,她用新竹分署找來冰了2個月的橘子做成的南庄橙果醬寄到英國參賽,仍然拿到好成績。
南庄橙是賽夏族人的民族植物,復育它於族群而言自是意義非凡,保存並復振傳統文化是基本共識,以此為基礎,一開始就讓工藝家潘三妹(賽夏名’away a ta:in Sawan 阿外.達印)以藤編橙花面世,當作禮物送給貴賓,就像她踏查傳統臀鈴的花樣形式並編出來一樣,保存編織文化並創作新的藝品,為賽夏族文化盡一份心力。
那時大部分的人都還沒看過南庄橙,更不識花葉植物的模樣,以賽夏族的傳統工藝出發創作再發現傳統價值無疑是對了,公部門聯合族人帶著各界在冬天的山腳下種樹、探訪賽夏秘境,以及認識南庄橙,是凝聚族群的認同感並讓世界認識的好方法。
最重要的是透過一顆復育成功的原生種橘子創造新的活水源頭,成為地方代表性的事物,讓地方、族群得以用風土精神再出發並跟世界連結,就如剛結束的「打開南庄橙」活動連結了台灣與世界餐飲界,讓人們能期待今年年底,種了4年已有6歲的南庄橙,結果大爆發。
台灣社會經常有一種社交,父母帶著自家的小孩,兩家人或一群伙房人,跟對方說,「承蒙你个相惜、牽成。」感謝對方的提攜照顧,牽成(kienˋ shin,海陸腔)是台灣人常用的感謝詞,串連引介而有好事發生,眾人欣慰享受。
而如果只是一顆柑仔,你要如何跟它道謝,謝謝它,讓一個人、一個群體和一個地方,重新有了活力來源,一顆柑仔讓世界跟台灣連結,如同Dan Lepard說的,是台灣獻給世界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