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講客廣播電臺》自今(2024)元旦起節目大改版,推出全新節目企劃,首次聚集到國內3位重量級客家學者張維安、羅烈師與林本炫,共同主持客家知識含金量超高的廣播節目《客座教授!安烈炫》,將嚴肅的族群文化與客家議題,透過輕鬆對談的方式,傳遞給大家,把學術研究和民眾的距離,拉得更近一點。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文/張維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知識社會學的旨趣在探討知識的構成如何反映和回應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知識的構成不僅與社會條件有關,而且深受政治立場和集體行為、主流思潮的影響。客家族群的知識社會學思考,即是解讀客家族群分類浮現的社會脈絡,理解知識結構的內涵與背後的政治經濟因素。

知識社會學的觀點

知識社會學主要探討社會結構對知識形成的影響。這個觀點認為,社會條件、政治環境和族群背景等因素對知識的內容與形式會有顯著影響。從曼海姆(Karl Mannheim)等學者的理論出發,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社會結構如何塑造知識的生成過程。特別是在二十世紀以後,知識社會學開始關注社會文化思想生成的廣泛影響。

關於既有客家知識的解讀,不只要留意其論述內容之邏輯一致性和經驗可證性,還要考慮其運用的方法、資料來源(包括資料的製作、蒐集、產生)及時代背景,甚至於研究者的立場也至關重要。這種研究凸顯了思想與社會脈絡之間的緊密連接。社會科學家在分析客家族群現象時應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分析框架,甚至展示知識產生的社會背景。曼海姆強調,忽視思想與社會脈絡的關係,將導致對思想和認知的誤解。知識構成的社會背景一旦被揭露,其特定性和與權力相關的本質便顯而易見。總的來說,知識不僅是時代的產物,更可能是權力結構的反映。

知識社會學觀點的族群分類

曼海姆認為不考慮社會結構的特質,就無法理解知識的產生,其觀點提供了一個分析知識構成與社會利益團體對話的框架。他認為知識一旦顯露其生成的社會脈絡,其作為爭取權力的團體競賽產物的真正性質,就會被彰顯出來。族群作為一種社會分類概念,涉及價值判斷、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以及文化等因素的作用,特別是主流思潮的影響。族群分類的內涵,承載著價值和權力的交錯思維。族群分類作為一種知識分類,不僅體現在價值判斷和權力結構中,也為行動者提供了社會行動的基礎。

知識社會學觀點的客家族群分類

從族群分類知識的社會建構過程中,可見客家族群的自我識別過程,族群名稱的誕生及其與社會經濟背景的關聯性。基於此而產生的客家研究成果、知識基礎,則促成了「自為的客家」之族群意識的形成,從而賦予客家族群自我認同的基礎和社會行動的正當性。過往,「自在的客家」的族群人口早已存在,沒有客家知識分子的啟蒙和呼籲下,缺乏明確的族群自覺,特別是沒有與他族相互區分的族群邊界,因此族群不易轉化為有族群識別的「自為的客家」。客家族群如何界定自身與其他族群的邊界,不僅受到政治經濟結構的影響,也與當時的支配性意識形態緊密相關。例如,客家族群的分類過程中所隱含的社會分類的評價:族群之文明與否、優秀與否,甚至血統是否純正等評價。

本文旨在探討知識社會學如何揭示知識生產過程與社會因素之間的關係。認為知識不僅受到社會條件的影響,而且還是政治立場和社會行為的產物。特別是在客家研究領域,族群分類作為一種知識形式,不僅展示了如何組織人群,還反映了權力結構與社會價值評價。要了解客家族群分類的知識性質,需要揭示其所處的人群組織方式以及背後的社會秩序和權力結構。

收聽快捷網址:您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