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清、洪俊傑/高雄報導】高雄甲仙區有間「遠得要命」的小書店「普門書局」,光是從高雄火車站到這裡的車程就將近2小時,這間由游永福開設的深山小書店,保存許多地方的文史資料,其中不少和平埔族、客家的相關,店門口招牌上還特別拓下自己的手腳印於書店招牌,象徵更腳踏實地瞭解地方。

「甲仙有間褒忠義民亭,是客家人從新竹分靈南下,但後來由大武壠族來供俸。」游永福說。他也向《客新聞》娓娓道來甲仙的客家族群演變,他表示可以從當地的義民信仰找到紀錄,1924年當時有位從台中州東勢郡東勢庄,到甲仙開採樟腦的客籍移民賴阿立,因當時瘧疾橫行甲仙,於是從新竹新埔義民廟分靈黑香旗到甲仙,成為紀錄客家族群遷徙的軌跡。

不過甲仙的客家源流,不僅從北台灣南遷,也有像游永福一家(1947年自蛤里味遷來甲仙種植糧作,今梅山太和村)自雲林縣古坑鄉、嘉義縣梅山鄉一帶移墾甲仙的詔安客。他說:「甲仙原本只有刺竹,後來大概在1951年隨梅山、古坑兩地詔安客遷徙甲仙,才移植麻竹及帶來製作醬筍的技術,奠定今日甲仙麻竹筍、梅子、芋頭的『甲仙三寶』。」

文史工作者游永福,家族是從嘉義梅山遷來甲仙的詔安客,他向《客新聞》述說客籍移民在甲仙開採樟腦的歷程。洪俊傑攝

40多年前,游永福深受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講述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的事蹟所感動,就選自第25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普門」二字來命名書局,原本在淡江大學的英專路上開業,並販賣佛教文物與一般書籍文具。後來考量房價高漲,以及妻子入寺出家,就帶著家當返回甲仙經營,時至今日他也走出書店,將地方研究的鑽研成果,與鄰近社區大學、NGO組織舉辦走讀活動,亦帶領《客新聞》感知南橫客家的文化路徑。

游永福除了開書店,還撰寫各類出版物,也自己經營「日照甲仙埔」部落格去推廣地方文史,在走讀地方時,意外發現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在1871年,行旅打狗、府城、甲仙、荖濃、六龜等南台灣各地,並所留下地貌、房舍、人物、族群等50多幀的歷史影像。

這批相片在148年後和游永福相遇,他不枉費這樣的機運,更身體力行地踏查湯姆生這16天在南台灣所走過的路線,甚至在沒有補助的前提下,用盡18年的歲月,來挖掘相片背後的族裔故事,最終於2019年出版這本《尋找湯姆生—1871台灣文化遺產大發現》曠世巨作。

游永福自詡深山小書店老闆,因為他在甲仙開了一間「普門書局」,同時保留許多地方的文史資料。游永福也拓印自己的手腳印於書店招牌,因為他期望自己能腳踏實地瞭解地方。 洪俊傑攝

義民廟在甲仙:大武壠與客家共創樟腦王國

游永福向《客新聞》細說「甲仙」地名的由來,1722年當時原本在南仔仙溪(今楠梓仙溪)西岸活動的平埔族大武壠社(大武壠語:Taivoan),隨著墾地空間逐漸不足,便跨過南仔仙溪到東岸內攸社(南鄒族,今日已正名分為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墾拓。

游永福表示,甲仙地名由來,可能是當時帶領大武壠社墾拓的族人名為「甲仙」,能言善道的他,向內攸社族人約定每年農曆12月繳交布疋、豬、酒、鹽、煙、火藥、壺、鍋、鐮刀與斧頭等物資(即學界所述的「撫番租」)作為代價,使得遷居此地的平埔社4社群(註:大武壠社與加茇社、蕭厘社與芒仔芒社)在南仔仙溪與荖濃溪兩流域安居樂業,大武壠族人為了紀念他,就用他的名字將南仔仙溪東岸埔地命為「甲仙埔」,西面的山則取為「甲仙山」。

不過《客新聞》也發現,甲仙除了平埔族遷徙的軌跡,更有間義民廟,表示曾是客家族群墾拓的區域。游永福說明這是有位從台中州東勢郡東勢庄,到甲仙開採樟腦的客籍移民賴阿立,因當時瘧疾橫行甲仙,於是大正13(1924)年他從新竹新埔義民爺,分靈黑香旗到甲仙。「不過雖是客家人從新竹分靈南下,但後來卻是由大武壠族人來供俸」游永福說。

甲仙義民廟。洪俊傑攝

大武壠族的腦丁(noˋ  denˊ)張玉水(1899-1979)曾和賴阿立一起製樟,在賴阿立逝世後,張玉水接下延續義民爺香火的使命,並結合乩童的科儀,繼續為山區居民治病、消災解厄。游永福指出,到了戰後義民爺的靈驗更廣為流傳,像是義民爺收養地方上病弱或難養的小孩作契子,去保佑他們平安長大。這回應了義民爺信仰在甲仙,也跨族群成為原住民、福佬族群的信仰之一,成功跨越客家信仰的框架。

游永福訴說著,1964年義民爺顯靈建廟的傳說:「義民爺指示簡提先生厝後的山岡,若掘下有水,便可建廟。」在地居民當時認為,由崩坪坑、班芝埔溪兩溪交匯的高台地(油礦巷/溪):「怎麼可能有水?」結果開挖下去還真有豐沛的泉水。

接著游永福也解釋,過去在油礦溪岸兩旁盛極一時的焗腦流金歲月,隨著樟腦產業的沒落而慢慢結束,但在2008年卡梅姬颱風所引進西南氣流的大雨給沖毀,加上此地頁岩與順向坡導致崩塌,讓許多原因岸旁油礦及樟腦開採而生的客家聚落,便因此消散與遷村了。

甲仙義民爺牌位,後來經張玉水的繼承,義民信仰有了乩身的科儀。洪俊傑攝
甲仙義民廟建在崩坪坑、班芝埔溪兩溪交匯的台地(油礦巷/溪)上。洪俊傑攝

從樟腦王國到芋頭王國,延續甲仙產業命脈

「一旦焗腦的柴火弱了,要再轉回旺火時,腦油反而出不來,所以每片樟木都超有個性!」游永福點出焗腦是既粗重,但又要很細心的工作。接著他笑著說:「甲仙製腦業,幾乎是由客家鄉親所撐起一片天!而甲仙客籍腦丁江華浪(1868-1953),還拿下『臺灣製腦株式會社』頒發最高殊榮的『銀盤』。」

而甲仙最早的樟腦開發地方,就位在甲仙的滴水崁溪。根據游永福的地方研究,來甲仙製樟的首戶,最早能追溯到明治36年(1903),有遠從桃園龍潭林阿火的客家家族,到滴水崁溪的最上游(甲仙埔南奧腦寮)採樟製腦。特別是樟腦製程須藉由蒸餾,是以蒸氣來萃取樟腦油,因此需將腦寮設在水源附近,之後再以泉水來降溫,分離出水與油。游永福進一步解釋:「溪流太低下雨會淹水,所以焗腦(giugˋ noˋ)得在台地,而滴水崁溪口恰是高台地,且兩側圍繞溪流,兼具引水便利及防淹水的優勢,就非常適合設置腦寮。」

尤其在游永福編纂《尋找湯姆生》的第五章〈浪舞南仔仙溪〉,就踏查甲仙的白雲仙谷7次,比對出林阿火的孫子林鳳山曾在此製腦及砌石梯。而這裡的樟木被砍伐之後,促使羅氏鹽膚木(鹽巴的替代品)生長蓊鬱,所以客家籍移民就稱這條溪流為「鹽霜仔坑(iamˇ songˊ eˋ hangˊ)」,也因附近具有天然的瓦斯,又被稱作「火孔坑( foˋ kungˋ hangˊ)。」

游永福拿著他的文史記錄說著,甲仙客籍腦丁江華浪(1868-1953),拿下「臺灣製腦株式會社」頒發最高殊榮的「銀盤」。洪俊傑攝

回到游永福的文史工作,能發現昭和9年(1934)至昭和16年(1941)間,苗栗銅鑼的邱坤華(1885-1941)來滴水崁口蒸餾樟腦時,解決了每逢雨季甲仙通往旗山的道路經常中斷,衍生蔬菜短缺的問題,於是邱坤華就從故鄉引進檳榔心芋頭,並栽種在腦寮旁的田地。

游永福強調:「由於泉水及腐植土,讓芋頭長出來,有像嬰兒的頭那麼大,除了芋梗好吃,芋肉更帶有鬆、Q、香的質地,所以製腦地就被稱作『內菜園』,而下游種芋頭的腦寮則稱『外菜園』。」

當戰後石化工業興起,台灣作為昔日的「樟腦王國」美譽,也隨之消散。這迫使了甲仙居民紛紛轉種芋頭,並大力將芋頭銷售至台南,以及甲仙周邊的鄉鎮。不過在民國40年前後,卻碰上了滯銷,游永福進一步補充,那時客籍的甲仙農會理事長曾禎雲(1909-1978),與大武壠族的總幹事黃金旺,攜手將甲仙芋頭遠銷至台北的市場,並聘請大飯店主廚現場料理芋頭大餐,被媒體報導後,成功打響了甲仙檳榔心芋的名號。

芋香,會繼續在山城裡的流轉。而今日來訪甲仙人人手拿的芋頭冰及芋餅,正是撐起莫拉克風災襲擊南橫後,不可或缺的經濟命脈。

日本時代的甲仙發展樟腦事業,恰好因為客籍腦丁邱坤華從苗栗銅鑼引進檳榔芋,讓甲仙變成以芋頭文明的小鎮。洪俊傑攝
游永福的文史工作,不僅挖掘許多南橫段的客家移墾,也包含清代迄今的平埔族墾拓。洪俊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