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佑昇/綜合報導】日前金曲客家歌王謝宇威在臉書(facebook)分享一張44年前珍貴剪報,是他的父親,也是知名藝術家謝孝德(83歲)在44年前參選當年的增額立法委員選舉(臺北)的客家政見:

身為義民爺爺的子孫,必須追隨前輩腳步,延續客家香火。我若當選立法委員,我將為客家同鄉做以下服務: 1. 健全客屬鄉親組織,團結力量奉獻社會……

這段40多年前的剪報曝光,也讓謝宇威有感而發地說:「可惜當年沒有金錢及背景,9000票落選⋯」,而謝宇威的貼文,也吸引多位網友紛紛留言,「很有遠見的政綱」、「客家政見走得超前面!」。

謝宇威接受《客新聞》訪問時談起父親這段經歷,他瞬間回憶湧現,表示當年他僅小學六年級,在造勢晚會上為父親發宣傳品及宣傳單場景。謝宇威表示父親口才很好,對政治也很有熱忱,也透過藝術作品批判社會,是一個很關心社會的藝術家,也認為自己的音樂、藝術創作受父親影響至深。

謝宇威表示父親是桃園新屋人,因出身貧苦,在許多貴人的幫忙之下得以成長並名揚四海,所以他長成以後,亦決心要為客家鄉親謀福利,因此除了藝術創作外,也投身1980年中華民國第1屆第3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臺北),發表10大客家政見,像是「籌建客屬會館」、「聘請人才研究發展客家文化」、「聘請專家整理並發揚客家民歌」、「爭取電視有客語發音之節目」等,心繫客家語言文化的發展。

雖然選舉結果最後以6956票、 差距0.94% 的「落選頭」落選,這也讓謝宇威有感而發地說:「可惜當年沒有金錢及背景」,他意外中翻出當時父親參選時的政見剪報後,也分享在臉書社群上(facebook),他說:「看到父親為了宣傳客家做了很多,像是推廣客家山歌、藝術畫作傳達理念,我有義務要讓更多人知道」。

客籍畫家謝孝德,前衛畫風反思當代社會現象

謝宇威憶起父親早期不光是畫作大膽吸睛,外表打扮及思想也十分前衛,在1970年代就留著兩撇鬍子和長髮,像西洋歌手般非常「時髦」,每每在大眾場合現身就吸引全場的目光。此外,謝孝德更善於透過藝術創作,以針貶社會時事議題,更在1975年,創作多幅傳達強濃客家意識的畫作,不斷透過藝術畫作反思社會現象和客家文化,並不斷地在理性和感性中遊刃有餘穿梭,因此,他也被稱為是台灣最早透過畫作,傳達諷刺社會時事的客籍畫家之一。

畫家丁雄泉在台北開畫展,謝孝德(坐椅子者)與參與畫展的當年知名美女明星合影。謝宇威提供

謝宇威也透露,父親投身藝術創作,在當時仍是戒嚴時期,就有許多大膽和極具批判性的作品,像是1975年父親在歷史博物館舉辦第一屆全國油畫展,受邀展出三幅〈禮品〉系列,畫作中用一圈紅紙貼在裸女的手、腳及私密處,引起藝術與色情的爭論而被禁展。但謝宇威透露,父親這個創作靈感來自客家人的習俗,出嫁女兒回娘家,送禮給外家長輩時,會用紅紙把雞腿黏一圈,意在透過藝術畫作,傳達女性不該被物化,當作物品來送的進步理念。

謝宇威笑說,以前有同學到家裡時,看到畫作會說:「好色唷!」但他認為,父親一生的理念就是透過藝術入世,「藝術就是你的宗教,你不一定要出家」而父親的理念,也一直影響著他音樂創作至今。

醉心山歌表演,舉辦首場大型客家活動

除了繪畫、素描等藝術創作,客家山歌也是謝孝德一生醉心的藝術文化之一,在1987年解嚴後,臺灣本土意識高漲,謝孝德在1980年規劃舉辦了第一屆「山歌之夜」活動,在當時的新公園(現為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音樂臺,邀請賴碧霞、黃連添、徐木珍等山歌大師演出,可說是當時客家大型活動的先驅。

謝宇威回憶當時山歌之夜的盛況,他說當天人山人海完全擠不進去,加上夏天非常熱,父親便發明兩片厚紙板中間夾塊竹板的扇子,全家趕工好幾千個當作贈品,當時年紀仍小的謝宇威在場外發扇子,他笑稱:「這可能是後來選舉造勢發扇子的雛形」。

同年,謝孝德1980年投入立委選戰,用《天公落水》原曲改編歌詞,謝宇威也向《客新聞》哼起了這段競選歌曲「拜託、拜託大家支持客家人、拜託支持31號的謝孝德…」,歌曲旋律十分簡單,但令人印象深刻,而謝孝德提出滿滿客家政見的北市立委小插曲,也成為1988年大規模的社會街頭運動「還我母語」累積了一股重要的能量。

謝宇威表示父親經歷過一場重病後,目前抗癌成功,但身體較虛,不過意外翻出的客家政見剪報,對比起這次立委選舉,讓他很感慨看見父親總是前衛地遠遠走在未來,這也讓謝宇威感動地說:「父親讓我們小孩覺得,身為客家子地真的很驕傲」。

謝孝德(左)經歷過重病後在家休養,謝宇威在歌曲創作之路多受父親影響。洪俊傑攝
這張殺豬的畫作,名稱:「合理的虐殺」,謝孝德在批判客家中元節殺豬的習俗,因後來比賽逐漸變成為了得冠而不擇手段虐待動物,將豬公強吞鉛塊及灌水,畫作中,可以看見豬的鼻孔被殺時,流出的是水流,另外一個含意是,諷刺當時政府高壓統治台灣,亦象徵破壞及統治者,都會有其一套冠冕堂皇的說法。謝宇威提供
1979年〈海水污染後的漁民〉入選英國克里夫蘭國際素描雙年展,是其得意之作。此展總共邀請七位臺灣畫家,只有謝孝德入選;3千多位世界翹楚,取20位在各地博物館展覽。他選擇如頭髮般細韌的0.1mm自動鉛筆,配上光滑的西卡紙,一筆一筆烙著無奈的泣訴。「畫我的阿憨堂哥,臉型很奇特,嘴巴竄出的暴牙,捕魚維生,遇到海水污染而失去工作,不得不把木桶、浮球、漁具束諸高閣,道出新屋海邊客家人的生活特色。」清秀淡雅的畫風,潛藏發人深省的哲思。
《中元節》謝孝德1975年創作,描寫客家人的中原信仰,話中的老人就是謝孝德的父親。謝宇威提供
《我的母親》,謝孝德於1974年自歐美遊學回台所畫,因謝孝德去羅浮宮看到許多經典的古典油畫,感觸非常深,因此以細膩的筆法描繪自己客家母親,這張畫目前仍掛在謝宇威的台北住的家裡。謝宇威提供
謝孝德於台灣戒嚴時期1970年創作「浩劫餘生」作品,描寫戰爭的恐怖及百姓的悲慘,原畫約10公尺長,近3公尺高。謝宇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