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客新聞》與《MyGoPen》合作反詐騙,將提供「事實查核」、「詐騙破解」等相關新聞訊息,本篇文章由《MyGoPen》提供,若疑似遭到詐騙,仍有疑問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提到的內容為單一研究結果,染髮劑與癌症的相關研究很多,應宏觀更多研究、更全面性的檢視比較,才能更了解不同研究的脈絡及限制,以免見樹不見林。
(2)國健署曾公開澄清「染髮劑是第 3 級致癌物,與咖啡同級」。
關於染髮致癌的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染发对身体真的有很大损伤嘛?哈佛大学做了一个实验, 调查了近12万人,终于给出了结论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關於影片中提到的研究
MyGoPen 查詢傳言所引述的研究,應是指 2020 年 9 月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的「美國女性個人使用永久性染髮劑與癌症風險和死亡率:前瞻性隊列研究」,該研究的結論為「個人使用永久性染髮劑與大多數癌症的風險和癌症相關死亡率之間沒有發現正相關」,「基底細胞癌、乳癌(雌激素受體陰性、黃體素受體陰性、荷爾蒙受體陰性)和卵巢癌的風險增加」。
染髮劑致癌風險深植人心 但「無證據顯示」
但在上述該研究發表後,國健署於 2021 年 9 月於「保健闢謠」專區公佈「聽說染髮會得癌症,是真的嗎?」,文中查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pubmed 公共醫學圖書館資料庫等系統性回顧分析及文獻後,提出的官方說法為「染髮會致癌的觀念一直普遍深植人心,其實答案並不是完全肯定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目前將染髮劑歸為第 3 級致癌物」,也就是「目前尚無足夠的動物或人體的實證資料,據以分類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而且「與人們經常飲用的咖啡為同一級」。強調「1980 年後製造的染髮劑已移除包含芳香胺(Aromatic amines)等證實會致癌的化學物質」。國健署強調,「染髮與罹癌的關聯性可能與皮膚直接接觸,或長期的職業暴露有關,一般狀況不用擔心」。
染髮劑正確使用觀念
染髮劑屬化妝品、由食藥署負責管理,曾於 2023 年 7 月發布「染髮要顧髮 食藥署教你小心染」的衛教內容,提供「染髮 5 撇步」:
(1)「染前選」:購買染髮劑時要選購有許可證字號及完整標示的染髮產品,特別要看清楚產品外包裝是否有衛生福利部核准之含藥化粧品許可證字號,如衛部(署)粧製字第○○○○○○號、衛部(署)粧輸字第○○○○○○號、衛部(署)粧陸輸字第○○○○○○號。
(2)「髮健康」:使用前要確認頭髮周圍的皮膚及頭皮是否健康,有傷口時千萬不要染髮。
(3)「要看明」,使用前要看清楚染髮產品標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4)「安全染」:特別提醒要以塗抹方式正確安全使用染髮劑,避免接觸頭皮,不可以用洗髮搓揉方式進行染髮。且「使用染髮劑時,可佩戴手套,並使用毛巾及圍脖適度遮蔽頸部,避免染髮劑直接接觸頸部」。
(5)「全注意」:要注意染後皮膚狀況,每次染髮必須間隔 3 個月以上。泡泡染也是染髮劑 植物染可能混摻化學成分
並於 2023 年 12 月再度提醒「衛生福利部未核准洗髮兼染髮之產品,坊間的泡泡染也是染髮劑的一種,使用時應看清楚使用方法正確使用」。近年來流行的「植物染」,食藥署也曾公開呼籲「植物性染髮主要添加指甲花粉(Henna)作用為使頭髮表面產生暫時性橘紅髮色,不是化學性染髮劑、不屬含藥化粧品管理」,但「近來發現有些產品為使色彩多樣化及強化染髮效果,標榜植物性染髮劑的產品卻擅自添加化學性染髮成分、未領有許可證」,提醒民眾上述(3)的撇步、要注意產品標示。
結論
傳言引述的內容來自知名期刊所登載的研究,但染髮劑與不同癌症的相關研究非常多,所以應以蒐集各大資料庫的所有相關論文所進行的系統性回顧分析研究,較能全面性的完整呈現近代醫學界對相關問題的正反結論與累積進展,若以單一論文的研究成果作為論述依據恐有局限性。
國健署也曾出面闢謠,在證諸各專業機構、研究論文後,得出「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目前將染髮劑歸為目前還無足夠的動物或人體的實證資料,據以分類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的『第 3 級致癌物』;染髮與罹癌的關聯性可能與皮膚直接接觸,或長期的職業暴露有關,一般狀況不用擔心」。
資料來源:
食藥署 – 化粧品禁止使用成分表修正規定
食藥署 臉書 TFDA 化粧品安全使用 – 一起認識改變頭髮顏色的化妝品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