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講客廣播電臺》自今(2024)元旦起節目大改版,推出全新節目企劃,首次聚集到國內3位重量級客家學者張維安、羅烈師與林本炫,共同主持客家知識含金量超高的廣播節目《客座教授!安烈炫》,將嚴肅的族群文化與客家議題,透過輕鬆對談的方式,傳遞給大家,把學術研究和民眾的距離,拉得更近一點。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文/張維安
客家族群的知識,鑲嵌於歷史事實與社會真實的交織之中,兩者都是客家族群的共同記憶。客家源流,常是認識客家的基本知識,源流不單涉及地緣起源,移民過程的記載,更包含了集體記憶與認同的形塑過程。其中,視客家為北方漢人後裔的觀點,不僅涉及客家血緣、歷史的追溯,也是許多客家人社會認同與文化連結的依靠。因此,客家族群源流的探究,可視為了解客家族群知識創造、意義賦予與自我定位過程的鑰匙。
族群記憶的形成過程
族群身份是一種基於共同記憶與歷史的想象。歷史上的這些記憶經由社會傳承與文化塑造後,成為族群認同的核心。比如經過大槐樹與石壁村的遷徙歷史,雖然超越了個體直接的經驗,因爲許多客家族譜都有這樣的記載,因此對於客家族群的認同、源流的探索有其重要性。透過歷史文獻、傳說、文化活動、日常飲食和習俗得以傳承、再詮釋與重塑。族群記憶的構建是動態的,不僅倚靠傳統教育,也依賴於電影、戲劇、博物館和網絡傳播等現代媒介來加強。
理解或分解這些記憶形成的過程、意義與傳播,不只有助於解讀客家族群文化,也有助於對族群歷史的詮釋提供了新的觀點。理解族群記憶的構成,有助於我們理解客家是如何透過共享的過去,來界定自己,甚至是客家族群認同在當下社會中的再造與詮釋。
族群知識與價值關聯
在日常生活中,對客家的描述和對其起源的解釋,通常反映出人們關於客家族群知識與概念建構。面對「客家」這個概念時,我們所依據的通常是一部分社會現象的理解。必須留意的是,我們對於社會現象的這種理解,總是受到「價值關聯」的影響,因此「客家」這個概念所承載的知識,將表現出一定程度的部分性和主觀性。這種理解通常是基於個人特定觀點或價值關聯,因此論者關於「客家」特性的看法,可能大異其趣,而這些價值關聯又往往與時代的主流思潮息息相關。
「客家」概念的建構及其源流的探究,尤其是關於客家北方漢人的學說,不僅與「歷史事實」的資料有關,也與「社會真實」的建構密切相關。
客家知識建構的社會學分析
這種關於客家的「歷史事實」與「社會真實」的探究, 往往會牽涉到知識社會學的探討。討論客家族群特質論述時,「識別」當時的社會結構、說話者或作者的身份,甚至當時的政治經濟特質至關重要,這影響著我們對客家知識構成的理解,也關乎歷史上對客家人是否為北方漢族歸屬的辨識。
細看就會發現,這些「大異其趣」的觀點,通常與評論者的個人背景、時代背景以及發言目的和期望結果有關。追尋「真實」的理解同時也需探討知識構造的成因。客家研究,不只要分析族群知識構成的經驗性和歷史性,還要考慮這些觀點產生的政治、經濟背景。例如,在討論客家源流知識時,我們需要問:「客家源流的問題」為何重要?為何會提出客家源流的問題?問題經常蘊含者可能的答案,這些問題和知識是在什麼社會條件和時代背景下形成的?又為什麼會期待有這樣的答案?
我們應超越實證主義的觀點,該方法將客家視為一個固定且客觀的實體。客家作為社會建構的概念,不但會隨著不同的研究視角而有所不同,甚至會因為研究的發現而帶來重新的建構。
收聽快捷網址:您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