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23是《客新聞》成立的第二年,這一年來有笑有淚,我們回首來時路,看見世界的悲傷也看見世界的美好,這些點滴成為我們往前走的動力。從去年起,堅持年底時都要「回首來時路」,把一年來將近4000篇的文章,篩選再篩選,除了是第一線記者對新聞工作的反省與檢討,更重要的是,我們從客家的角度出發,紀錄了一整年的來時路,把這些因「人」而發生的新聞事件,再次放到心裡那個最溫暖的角落。
回顧六: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必看精選1~9
日本藝術家久保寬子(Hiroko Kubo)首次來台灣為「浪漫台三線藝術季」進行為期1個月的駐地創作,這次她帶著先生與小孩到苗栗公館客家文學花園,進行戶外大型藝術品《台灣泥足》(Taiwan Muddy Feet)創作,製作長約8公尺、高約1層樓的巨大雙足,向腳踏實地在這塊土地的農事者致敬,回應台三線沿線以農業為主的環境,與過往歷史中多元族群特性,以及反思當代社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學雕塑出身的久保寬子,認為雕塑的發展是很具權力象徵,也是一切歷史的根源,雕塑大部分是石頭、木頭、銅這些很剛硬的材質,但在久保寬子的創作理念,就想拿掉剛硬的材質帶來沉重的壓迫感,所以藉由《台灣泥足》創造出大型,但卻很通透的軟雕塑,在當代藝術中,走出了一個屬於自己創作形式。
雕塑一直有個會被摧毀的命運,像是權力的更換,或是有意志的人民出現,就會被毀掉了 – 久保寬子
久保寬子說到:「雕塑是個很容易走向毀滅的東西。每次雕塑毀掉,被是留下塑像腳部的地方,最初是從那裡有個靈感。」她認為腳經常是破壞後所留下來的東西,亦是時間走過所剩下的痕跡。
推薦人:記者李台源、張凱清、何安琪
推薦理由:今年舉辦的第二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其中91件來自國內外藝術家的展品,分佈桃園到台中的臺三線沿線上,橫跨5縣市,共150公里的區域,可謂台灣現有最大、也最具規模的大地藝術季。細看來自日本、澳洲等國的藝術家帶來突破框架的創作理念,也看見台灣藝術家對家鄉、土地的反思,透過深度的採訪報導,來傳達這些作品理念,讓更多人瞭解環境與自然的關係。
回顧七:何來美專欄/客家族群掃墓習俗的變遷
台灣客家族群從農曆正月16日開始祭掃祖墳,一直到清明節前止,有別於漳泉閩南人在三月節、清明節掃墓。隨著火葬普及,家塚、族塔興起,祖先靈骨集中,以往奔波山頭公墓掃墓的場景漸成過往﹔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習俗也得遷就農時、工作,以致南北客家人掃墓日亦不同。
南北客家人為何掃墓日期不同?似跟南北春耕時期不同,以及島內二度移民有關。高屏一期稻作春耕,在小寒至大寒間,最晚必須在立春前插秧﹔而桃竹苗則是「春分前好蒔田,清明後好種豆」,一期稻作插秧大都在春分前,最晚不能過清明。因此元宵節過後,北部客家人仍農閒,正是掃墓好時節﹔反觀高屏客家人卻正農忙,要到農曆2月2日「伯公生」後才農閒,方便「掛紙」。
推薦人:記者李台源、蘇佑昇、張凱清
推薦理由:何來美是媒體前輩,2011年自聯合報退休後仍筆耕不輟,所寫的專欄可謂累積任職記者30多年的功力再融合多年累積的客家知識,讓身為後輩的我們視為「客家活百科」,對客家知識傳授助益頗豐,例如他所寫的客家掃墓習俗,資訊量充足,閱讀後收穫良多。
回顧八:蕭秀琴專欄/新竹肉圓,紅麴沒有界限
每個台灣人都有自己的那一顆肉圓,也有人吃遍全島都是他的肉圓;以縣市、鄉鎮區分,以外皮、餡料稱霸,或以油炸(浸)、清蒸手法自慢,我的是獨一無二新竹肉圓,也是唯二的紅糟肉圓。
肉圓起源1898年彰化北斗殆無疑義,遍佈全島應是需要一點技藝又可以因地制宜,是點心店很好的選擇,新竹肉圓起於何時何人很難有確切的說法,城隍廟是大本營,香山從海邊到山邊都可以找到獨特醬料,頭份義民廟周邊到菜市場,菜市場轉角那一家是我的最初,阿婆買了兩手都是菜要歇睏(hied kunˇ海陸 ,休息),坐下來吃個肉圓或一盤炒麵,是家裡不太會上桌的點心,有一種出門辦事得到優惠的小確幸。
要追溯歷史也不是找不到線索,其一,現今最為人熟知的新竹肉圓倒不在新竹市區,大流行疫情結束前,把名字改成川業肉圓的台北萬華新竹肉圓,來自新竹創業113年,道地新竹紅糟肉圓,紅糟肉客語說糟嫲肉,閩客都愛用。
推薦人:採訪主任何柏均、記者朱愷元
推薦理由:從肉圓寫到可可亞,從荔枝談到板栗,探究我們吃跟喝的日常,了解我們每一口食物得來源,這不就是了解我們生活跟土地最好的方式嗎?內容精彩、知識含量豐富,從文章中可學習到「原來如此」的食物知識。
回顧九:關於我和義民爺變成家人的那件事1:當年輕臉孔走進市場與廟宇 一場奉飯文化遞嬗
座落在竹東東寧路上的惠昌宮建廟已逾213年歷史,主祀三山國王亦供奉由新埔褒忠亭義民廟分香而來的義民爺,至今每天下午2點仍維持由鄰近12個鄰里輪流「奉飯」(海陸腔:㧡飯,kaiˋ pon+)的傳統,將豐盛的飯菜擺滿一桌,拜請該廟三山國王與義民爺等神祇,像一家人一樣一起用餐。
這個由「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與竹東國中舉辦的奉飯工作坊,讓學生先了解惠昌宮奉飯文化開始,再實地走進當地最大的竹東早市,挑選購買奉飯菜色開始,再到擺盤、奉飯,從新認識這個愈來愈少人知道的客家,加深對地方信仰文化的認識。
當祭祀行為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體現在日常中的就不只有嚴肅的事。工作坊的老師帶著學生穿過竹東狹小的巷弄,讓參與活動的國中生對於「神明要吃什麼?」、「可不可以買Pizza?」熱烈討論,超過他們真正走進市場買菜的有限經驗,難掩興奮與緊張的挑選菜色。
推薦人:設計任紫婕
推薦理由:信仰是文化傳承的載體之一,透過一個少許被大家關注的議題,但卻有非常重要的功能,能經由這樣的方式認識客家傳統與歷史是一種幸福。
回顧十:六堆限定美食「客家漢堡肉」將失傳 客家維骨力竟是用這個做的
一道南部客庄逐漸失傳的美食「?圓(南四縣:guaiˋ ianˇ;北四縣:guaiˋ ienˇ,又稱青蛙丸、青蛙肉圓)。」以前農業社會若骨頭「著傷(cog songˊ)」,就吃澤蛙(Fejervarya limnocharis、田蛙,即客語說的「?仔」)來補鈣養傷,所以南部客庄的老一輩,更將澤蛙做成「?圓」。不過,澤蛙並非山產店經常出現的「田雞」,田雞是大體型的青蛙,且由於骨頭太硬,沒辦法做成「?圓」。
在南部客庄會用客語「?仔(guaiˋ eˋ)」來指稱小隻青蛙,而大青蛙則叫作「蛤蟆仔(haˇ maˇ eˋ)」,所以老一輩通常會說「釣(diau)」蛤蟆仔、「扭(neuˋ,抓)」?仔,亦能從客語描述的捕捉動作,略知不同種類青蛙的體型差異。
屏東縣萬巒國小退休校長陳志寧表示,以前有些豬肉攤老闆還會自己補青蛙來賣,他更說明「?圓」製作過程中須摔打幾次,像是在左右手來回丟接,客語稱此動作為「貼(diab)」,大家普遍會說「?圓」要「貼20下」,口感才會好吃,所以老一輩也會用客語稱「?圓」為「貼肉圓(diab ngiugˋ ianˇ)」,現在年輕人反而不知道什麼是「貼肉圓」,所以就會說「客家肉圓」。
推薦人:採訪主任何柏均、記者何安琪
推薦理由:《客新聞》加強南部客庄的報導,發現南北客文化差異頗大,但南客文化厚度更為精彩,這也是媒體的責任,讓在地的報導被看見,了解台灣這個土地的文化內涵。另外也非常喜歡這種在地隱藏美食主題,透過詳細紀錄作法還有實際去體驗整趟過程的報導很有既事感,且快失傳之下更顯珍貴,看了文章會想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