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23是《客新聞》成立的第二年,這一年來有笑有淚,我們回首來時路,看見世界的悲傷也看見世界的美好,這些點滴成為我們往前走的動力。從去年起,堅持年底時都要「回首來時路」,把一年來將近4000篇的文章,篩選再篩選,除了是第一線記者對新聞工作的反省與檢討,更重要的是,我們從客家的角度出發,紀錄了一整年的來時路,把這些因「人」而發生的新聞事件,再次放到心裡那個最溫暖的角落。
回顧一:退休後千里尋親拍成紀錄片 寶拉:很多牙買加客家人希望了解自己的根
「我知道我是個羅家人,我知道他們會接納我,就像我會接納他們一樣。」來自牙買加(Jamaica)的寶拉.麥迪遜(Paula Madison)擁有八分之一的客家血緣,從小就聽母親說起他祖父羅定朝的故事。寶拉將他的尋根過程拍成紀錄片《尋找羅定朝:從哈林區到中國》(Finding Samuel Lowe:From Harlem to China),他以「牙買加人的民族誌研究:孫女尋根客家」為題目,分享了自己跨海找尋客家淵源的故事。
推薦者:採訪主任何柏均
推薦理由:新聞報導不能劃地自限,客家應該是走出世界,也該讓世界走進客家。今年「世界客家博覽會」的盛事在桃園展開,也展開了一連串的客家活動,讓不少外國人走到台灣看見客家的發展,也讓台灣的客家被世界看見。這則報導原本是一則在客家學術場合上的研討會,內容看似吸引不了網路時代快速流動的目光,但透過深度的報導,看見了人物的獨特與客家世界的精彩,更創造了高點閱率。
回顧二:悼!客傳會前總經理、資深金鐘媒體人徐智俊辭世 「客家後生的溫暖領路人」
年初,震動客家界也撼動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的大事,客傳會前總經理徐智俊不幸於今年1月31日離世,他一生致力於客家傳播文化推廣、力促臺灣社會性別友善平等環境,並無私提攜客家後生。徐智俊除了專精傳播領域,更因一生掛念客家文化傳承,因此不斷精進專研客語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永定腔,並常將華語、英語與客語結合,成為國內少數精通客英華轉換的前輩。
推薦者:記者蘇佑昇、設計任紫婕
推薦理由:得知俊哥離世消息,在震驚之餘也須在第一時間聯繫家屬,短時間內多方查證,然後快速整理背景資料,發布新聞,雖內心無比難過悲痛,卻仍希望把逝者最完整美好的一面,透過新聞讓讀者知道這位客家傳播的溫暖導師。
回顧三:
客人誌/客家將軍劉得金 「母語就像根、深化在記憶不忘記」
新竹芎林紙寮窩出身的劉得金,是第一位本省籍的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官拜至中將,曾任陸軍副司令、國防部總督察長,去年6月退休後任職於國防安全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員,在《客新聞》專訪後更榮升成為國安會副祕書長。由於常與國外戰略智庫交流,英語流利的他,反而在受訪時第一次用母語來講述自己的專業,比起常在國外用英文演講緊張,更挑戰、但卻更「歡喜fonˋ hiˊ 」。
客人誌/不走傳統路的逆子變身米其林名廚 廖永勛遺憾「沒做菜給爸爸吃」
廖永勛的爸媽期許他當工程師,但對廚藝有興趣的他,不斷學習如何做菜,直到他獲得餐飲界的米其林榮耀,父親也僅跟他說:「恭喜喔!」。儘管是一句話,也讓廖永勛體認到,這也許是客家傳統父親的溝通方式,當父親願意跟主動開口的時候,顯然是內心的某些結已經打開了。廖永勛:「他可能是覺得很驕傲,但他從不稱讚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稱讚說你很棒,但我覺得無所謂,反正這些事都是我想做的,也願意做的。」
「我爸媽從來沒吃過我煮的菜,他們也不想吃,真的喔!我有邀請他們來吃,但他們不要。」後來廖永勛老家的鄰居慕名而來,甚至親戚也有來過吃過,回去跟他們說:「你兒子在台北的餐廳很難訂」,他才會有一點感覺。但還是沒有想要吃看看廖永勛做的菜,這也成了他心中的一道缺口,他說:「希望有一天,而且是很快的一天,能親手作他的客家蔬食料理讓爸媽嚐嚐。」
推薦者:採訪主任何柏均
推薦理由:《客人誌》是「客新聞」重要的專欄,看見各行各業中發光發熱的客家人,他們找回母語的感動,是客語主流化、國家語言化的進程中,微小但卻重要的軌跡,透過微觀、描寫人物,看見母語的美好。
回顧四:《客新聞》土耳其強震直擊
推薦者:記者李台源、宋佩遙、范修語
推薦理由:《客新聞》與《講客廣播電臺》採訪團隊挺進災情最嚴重之一的阿德亞曼省,長達上千公里的車程,從黑夜開到黑夜,只為了用最快的速度到達災區,當台灣搜救隊漏夜搶救出被倒塌建築物困了91小時的37歲女性,這樣振奮人心的現場,全場的臺灣媒體只有《客新聞》在場。透過客語報導出最新的消息,不但如此,現場搶救的搜救隊員也是來自屏東客庄,用客語的訪問、播報,一場千里之外的相遇,讓客家媒體不是只關心客家,更要告訴客家鄉親這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事。
回顧五:千歲鼓隊跟義民爺遶境上千公里 打到雙手起水泡「用意志力在拚」
「一定要拚啦!真的是在拚,打鼓要拚才有效果、才會震撼,要有旋律也要有那個力道。」今年已經70多歲的「阿添伯」何晉添在休息的空檔秀出包滿繃帶的雙手,儘管手指指頭與虎口近乎磨破皮,但阿添伯仍不喊累。新埔義民廟長達14天的15聯庄遶境,這群來自中壢、平均年齡70歲、加起來更是超過千歲的「新光大鼓團隊」,坐在藍色小貨車上,一路跟著義民爺神轎,一刻都沒缺席;他們從清早3、4點就出門,經歷過15度的冷氣團與日曬雨淋,最後完成上千公里的遶境路程。
推薦者:記者蘇佑昇、朱愷元
推薦理由:透過文章,看見了原來隨著年紀增長,智慧也增長的樣子,是這個迷人的模樣。 他們是領老人卡「超過很多年」的千歲鼓隊,一連14天跟著義民爺遶境15連庄,上千公里的路每天清早天仍黑就出門,從早敲鑼打鼓直到夕陽出現神轎駐廟,才能休息。 這樣需要意志力才能撐下去的體力活,他們卻仍樂此不彼,還互相鼓勵,更向《客新聞》分享撐下去的動力和心得。 他們願意日復一日用盡全身力量演出,就算氣力用盡、手上捲滿繃繃帶,仍不自覺地散發活潑又樂觀的態度,他們不抱怨、不露厭倦感。 這樣的長者,真的好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