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每個台灣人都有自己的那一顆肉圓,也有人吃遍全島都是他的肉圓;以縣市、鄉鎮區分,以外皮、餡料稱霸,或以油炸(浸)、清蒸手法自慢,我的是獨一無二新竹肉圓,也是唯二的紅糟肉圓。
中學時每天零用錢有五十元,吃一份兩顆肉圓加一碗貢丸湯,找剩的錢存起來,一個月可以買一本小說或兩本漫畫,雖然不是天天吃,但「從小吃到大」是新竹市、香山到頭份這一帶人的集體記憶,坐在自己的愛店前被人問起,你從哪時開始吃這一家,都會這麼說。
肉圓起源1898年彰化北斗殆無疑義,遍佈全島應是需要一點技藝又可以因地制宜,是點心店很好的選擇,新竹肉圓起於何時何人很難有確切的說法,城隍廟是大本營,香山從海邊到山邊都可以找到獨特醬料,頭份義民廟周邊到菜市場,菜市場轉角那一家是我的最初,阿婆買了兩手都是菜要歇睏(hied kunˇ海陸 ,休息),坐下來吃個肉圓或一盤炒麵,是家裡不太會上桌的點心,有一種出門辦事得到優惠的小確幸。
要追溯歷史也不是找不到線索,其一,現今最為人熟知的新竹肉圓倒不在新竹市區,大流行疫情結束前,把名字改成川業肉圓的台北萬華新竹肉圓,來自新竹創業113年,道地新竹紅糟肉圓,紅糟肉客語說糟嫲肉,閩客都愛用。
1910年新竹,傳承四代人的始祖是泉州人陳承業娶客家人為妻,兩人在城隍廟邊挑擔賣肉圓,紅麴、糯米加米酒做糟嫲,河洛人拿來醃三層肉,熟成後油炸就成了大稻埕媽祖廟前知名小吃紅燒肉,客家人醃雞鴨肉做冷盤,手重的料理人會讓你吃到濃濃的酒釀味。
每次在菜市場吃肉圓,都要聽老闆娘喊「好累、不想做了」,她說,先生做的肉圓皮,要用蕃薯粉和在來米粉搓和不能離手,看起來輕飄飄最是用力困難,聽起來像練輕功或武俠小說裡的雲手;自己負責把後腿肉瘦肉去筋膜,紅糟肉圓的紅糟肉確實只有瘦肉,至今還沒吃過哪家摻了肥肉,最傳統的口味只加青蔥,現在有加了芋頭或筍絲,都不若青蔥來得有氣味。
醬料是台灣小吃的靈魂,傳承幾代的名店都有自己的祖傳秘方,吃肉圓有時候是為了豪邁的加上醬料,老闆問辣的或不辣的,端上桌後自已再挖一匙兩匙,有一種療癒感,但有些堅持自家口味的店家,絕對不會把醬料罐放桌上讓客人隨意加,該怎麼吃、吃多少才合味,他說了算。
新竹市、香山到頭份,閩客混居約各半,竹塹城是北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頭份土牛溝是漢人開墾抵達邊界時把土堆得像臥牛一樣,被挖掉的溝渠像牛溝,從鶯歌尖山到台中潭子的「生番界址」,是阻制漢人越界禁墾的護番措施,不意卻成了閩客在此混融交織,融合的美味自會長出多層次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