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清/桃園報導】講客廣播電臺舉辦4場「廣播金鐘講座」,特邀今年榮獲金鐘獎的得主與學員交流廣播製作經驗。在前(13)日講座來到最後一場,邀請了今年以《紀錄礙那一刻》節目奪下第58屆廣播廣播金鐘獎「社會關懷節目獎」的主持人尚恩(黃彥翔),前來分享製作廣播節目的心路歷程,以及在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8年的經驗,尚恩說出製作廣播節目的初衷:「回歸聽覺,就能帶領我們做出好節目。」
易聽、易吸收就是「好聽」的節目
「製作易聽、易吸收的節目,就是『好聽』的廣播節目」尚恩說。接著他表示,製作廣播節目的每道流程,雖都能獨立完成,但有效地分工能讓節目的呈現更全方位。而在他所處的「礙到底工作室」4人團隊中,就負責整理訪談後的音檔,最後再交給剪輯師來剪輯、配樂,最後也同步上架podcast平台,透過網路讓更多人知道《紀錄礙那一刻》。
尚恩分享著他多年的觀察,許多節目的主持人雖主持功力深厚,但卻不一定會得獎,因為得獎涉的與否涉及了節目企劃、人脈資源、主持技巧、剪輯手法及運氣等條件,且缺一不可。因此他強調著,主持人須透過聲音的技巧,去符合講述故事的「情境」,此外,得在這過程中,去釐清自己聲線具備哪些方面的魅力,才能藉此定位適合去製作的節目類型,最終讓自己的聲音更被更多人聽見。
接著,他也向學員分享,廣播節目的剪輯可適時安插對白作背景音,讓聲音更有故事氛圍,亦或經由授權在訪談中引用紀錄片。他解釋:「剪輯,是節目製作的重要靈魂,就像化妝,讓節目化上最美的妝被聽見、被選擇。」
做大/小眾議題的抉擇
「做節目前要思考,要做大眾還是小眾的議題?」尚恩向學員拋出問題。他說明,做大眾議題就要走在前面,例如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就得跟上最新的政策討論,才有可能做出別於既往的觀點;而小眾議題則要做得深,並試圖挖掘特殊且值得大眾關心的議題,甚至邀請議題中的倡議者來談論,才有機會讓大家聽到很不一樣的東西,其中最關鍵的莫過於要有相關議題的人脈,才能有深化議題的可能性。
尚恩舉例他在《紀錄礙那一刻》節目中,以《病|還原。幸福》紀錄片為例,去探討台灣至少有400多位脊髓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漸凍人)病友,他們逐漸失去行動能力的真實處境正是小眾議題。因此尚恩致力藉由廣播,讓社會更認識這些身障人士,去扭轉社會對於他們的既定印象。同時他強調做廣播的理念:「如果我們沒有去接觸他們的故事,就不會有人知道,所以小眾的議題並非沒有價值,而要看你怎麼去做!」
2020年,尚恩的《礙運動》榮獲第55屆廣播金鐘「社會關懷節目獎」、「社會關懷主持獎」的雙項大獎。他謙卑地表示,會不會得獎,運氣也是十分重要的關鍵,因為那年正逢東京奧運,才引起一般大眾去關注身身障人士的運動賽事。
做節目除了要兼顧議題外,尚恩特別提醒,得要放大檢視廣播所呈現的「節奏」,是否會讓人想聽下去?接著他解釋,主持人須掌握講話的節奏,讓閱聽眾在抑揚頓挫間抓到重點;剪輯師也得負起帶起節奏的責任,去集中收聽者的注意力,並且選擇吻合情境的音樂,像是感性的故事就不適合搭配搖滾樂。
尚恩更進一步說明,節奏之於廣播節目的重要性:「人聲與音樂的搭配並不非各一塊的斷裂感,而是線性般的前進,才讓人繼續聽下去;尤其大眾通常喜歡收聽『中板』的節奏,且從稍微快的節奏中適時放慢,就能引人入勝,讓人繼續聽下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