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清/新竹報導】新竹縣尖石鄉最深山的2個泰雅族(泰雅語:Atayal)部落:養老與司馬庫斯分別為最北與最南,皆為長期沒有電力被稱為「黑暗部落」,「司馬庫斯」因發展出共營制度,展現出獨特的原住民文化與商業化觀光;相較之下養老部落卻容易被世人遺忘,但養老有豐富的泰雅文化與歷史遺跡,當地的霞喀羅古道,更是全台第一條國家級步道的示範道路。
霞喀羅古道又稱「石鹿古道」,其泰雅語Syakaro原為當地盛產的烏心石原生林而得此名,沿途景觀秀麗,更有多座日治時期的駐在所遺跡,行經栗園的竹林與馬鞍的楓香林,讓人流連忘返,入秋時可見滿山火紅的楓樹林,沿途有多處賞楓景點,2001年獲林務局(現為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規劃成為國家步道。
以「無痕山林」守護養老部落
共同維護步道的「養老yulu文化生態發展協會」理事長比令瓦旦(Pilin Watan,葉文章),早年在桃園工作時,認識來自觀音的客家人楊幸腕(Ina),兩人結婚後後就一起返回部落工作,推動「迴家養老」計畫,楊幸腕說,這是一個世代接替與循環的計畫,期盼結合在地部落族人的努力,一起引進美國「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簡稱LNT)的觀念,透過登山協作、導覽的方式,帶著想一探部落的遊客,用淨山運動結合原住民文化及生態教育,來守護家鄉。
楊幸腕訴說著先生比令是老么,要留在家裡的泰雅傳統,倆人在2020年創立協會後,推動友善耕作的理念,與婆婆Yaya一起經營「養老比令農場」,過程中和傳統農法有不少的衝突,歷經長時間的磨合,才逐漸得到部落的認可。
《客新聞》與登山團也跟著比令的腳步,進入霞喀羅國家步道,我們遵循入山的傳統儀式,用族語及水蜜桃酒敬山神與祖靈,讓每個準備入山的人,碰過神靈們喝過的酒後,就能獲得保佑上山。
比令表示,霞喀羅古道上分布多片竹林,因為過去泰雅族人走到哪裡都會移植桂竹,經過4到5年後再回來墾居,所以族人們總說,有竹林的地方就有Atayal,還會自稱「桂竹世家」(諧音:貴族世家)。
族人多半利用桂竹來製成筷子、勺子、舀子、背簍及家屋,比令說:「在高海拔山區沒有黃藤,才會用桂竹皮來做背簍,甚至在以前鐵器尚未普及時,竹皮更是綁緊家屋結構的重要材料。
享用獵人飯包 用蓪草和日本人換鹹魚
「泰雅的故事和這裡的生活,是沒辦法被複製的」楊幸腕說。霞喀羅古道不僅是觀光步道,更是比令和族人們從小長大的所在,也是泰雅族人養成獵人的重要獵徑。
比令表示,他的父親與族人,在日治時期會遠赴桃園角板山,用當地盛產的蓪草(學名:Tetrapanax papyrifer)和平地人交易生活用品,尤其是蓪草莖部裡的海綿,能做成高檔宣紙。比令的父親經常用蓪草做交易,還向日本人換到鹹魚。再把高鹽份的鹹魚,加入以芋頭/薑黃葉包裹成為「獵人飯包」,來應付山中高勞力的需要。
比令說,我們會用苧麻線綁緊飯包後,就上山打獵去。泰雅長輩也經常跟年輕人說:「飯包較鹹,飯不要吃太多,而且怕餓肚子或迷路,要留著隔天吃。」
楊幸腕也表示,這裡的獵人便當,除了主菜必有的鹹魚或苦花魚,更發展出多元的特色,像是結合客家或布農族的料理,楊幸腕自己就將從母親那學來客家的鹹菜、菜脯及醃高麗菜加入獵人便當,這也見證著當地部落的轉型與文化融合。
歷史、生態豐富,駐在所密度最高的古道
近年來因為疫情影響,大批民眾走入山林,霞喀羅古道除了有豐富的生態,還有大量的歷史遺跡,比令表示,霞喀羅的駐在所密度最高,平均2.5到3公里就設立一個駐在所,這反映了日本當時為了治理台灣所花的心力,透過綿密的警察駐在機構,來治理當地強悍的泰雅部落。
比令認為入秋後是走進霞喀羅步道最好的時機,除了賞楓,還能明顯地聞到山肉桂(學名:Tainwan Cinnamon,台灣肉桂)的清香。比令說:「山肉桂是高山地區才有的辛香料,經常拿來做菜或製成精油」。
雖然山肉桂的尾勁吃起來很苦,但這是飛鼠類動物的最愛。比令也補充,山肉桂是飛鼠的「檳榔」,所以秋冬季節狩獵到的飛鼠肉都帶有肉桂香及肉質肥美。
尋找這裡的生態與歷史之外,比令更會更會帶著登山客一起淨山,將看到的垃圾集中在一起,回程再用樹枝作筷子夾進垃圾袋。他表示,舉辦旅遊活動,除了讓遊客更認識大自然與台灣歷史外,提倡生態教育,保護這片土地才是回到部落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