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慶中/綜合報導】近年因溫室效應導致的極端氣候持續在世界各地釀災,造成難以計算的經濟損失,以及環境可能無法回復的破壞。儘管各界紛紛呼籲應立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日前公布最新年度報告顯示,去年(2022年)大氣中的3種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與一氧化二氮)濃度不但未曾降低,反而再創新高,並有持續上升趨勢,「全然看不出有結束的跡象」。
WMO進行全球大氣監測計畫(GAW)進行溫室氣體和其他大氣成分的系統性觀測和分析,本月15日公布第19次《溫室氣體公報》(The Greenhouse Gas Bulletin),報告指出2022年導致全球暖化的3種主要溫室氣體濃度,都再度刷新有關測以來新高紀錄。而溫室氣體濃度的持續升高,意味著全球氣溫將進一步飆升,帶來更極端的天氣狀態以及更高的海平面。
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為417.9ppm,比2021年增加了2.2ppm。自1984年開始進行全球性的系統測量以來,這個濃度每年都不斷創下新高。2022年全球甲烷濃度為1923ppb,較2021年增加16ppb,而一氧化二氮含量為335.8ppb,較2021年增加了1.4ppb,也創下了新高。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水平的年增長率均高於過去10年的平均增長率,二氧化碳的年增長率雖較低,但仍在增加中。
WMO秘書長塔拉斯教授(Prof. Petteri Taalas)表示:「儘管科學界數十年來持續發出警告,包括數千頁報告與數十次的國際氣候會議,但人類仍然走在錯誤的方向上。目前的軌跡將使人類走上本世紀末氣溫上升遠高於《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目標的道路,各國將經歷更多極端天氣,包括高溫和降雨、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海洋高溫與酸化。社會經濟與環境成本將會飆升,事態已十分緊急,我們必須加速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
聯合國195個成員國在2015年12月12日的氣候峰會中通過《巴黎協定》,取代1997年簽訂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期望全球能合力遏阻全球暖化趨勢,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限制在遠低於1850到1900年平均升高的攝氏2度內,並將氣溫升幅控制在1.5度內設為目標。然而,2022年的全球平均氣溫相較於1850年到1900年的平均值,仍高出了攝氏1.15度。
WMO分析了全球150個觀測站的測量結果。2022 年創紀錄的溫室氣體濃度已為本月底將在杜拜舉行的「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提供了另一個急迫指標。根據歐盟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EU CCCS)的數據,2022年是地球有關測以來上第5熱的一年,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濃度和氣溫,在2023年仍持續攀升,人類剛剛經歷了地球有史以來最熱的12個月。
WMO表示,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約有不到50%遺留在大氣中,超過四分之一被海洋吸收,近30%被森林等「陸地生態系統」吸收。只要繼續相當程度的排放,二氧化碳會繼續在大氣中累積,溫室效應與暖化持續惡化,導致全球氣溫上升。此外,大氣中現存的二氧化碳消耗緩慢,即使排放量迅速減少至淨零,已觀測到的平均溫度仍將持續數十年。地球上一次經歷類似濃度的二氧化碳,是在3至5百萬年前,當時全球均溫升高了攝氏2至3度,海平面較現在高出10至20公尺。塔拉斯表示:「世界上沒有什麼可以去除大氣中多餘的二氧化碳的魔法」。
參與此份報告的日本氣象廳認為,2022年的狀況可能是因為熱帶地區的平均氣溫較低,阻礙了分解有機物的微生物活動。但日本氣象廳仍強調,全球暖化是暴雨等自然災害的幕後黑手,人類需要做出更多努力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WMO高級科學官員塔拉索娃(Oksana Tarasova)指出,不斷上升的溫室氣體濃度已使全球森林與海洋接近臨界點,它們可能會停止吸收人類依賴它們吸收的排放量,例如歐洲去年夏天的乾旱,導致森林藉由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減少,而在亞馬遜地區,受到壓力的森林也已開始在呼吸作用中排放較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回到大氣中。「所有已經累積了超過幾千年的資源,一旦開始消失,就無法再度恢復原狀,例如冰川融化,或北極冰層的融化,人類是無法恢復的」。
2022年,地球遭受了極端天氣災害,包括巴基斯坦的災難性洪水、歐洲前所未有的高溫以及東非的毀滅性乾旱等。科學家表示,現在的地球比過去12.5萬年來的任何時候都要熱。本月初WMO表示,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是近代以來最熱的一段時期。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上周三指出,上個月是有史以來最溫暖的10月,也是連續第五個創紀錄的溫暖月份。本月仍在發生中的一系列極端氣候,包括摧毀了墨西哥阿卡普科(Acapulco)大部分地區的颶風奧蒂斯(Hurricane Otis)、摧毀了南太平洋國家萬那杜(Vanuatu)部分地區的強颱蘿拉(Cyclone Lola)、非洲的迦納(Ghana)正發生嚴重洪災,而美國中南部的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水位也已連續第2年跌至歷史最低點。
而剛進入夏季的南半球澳洲,正面臨強烈聖嬰現象(El Nino)帶來的極端高溫、乾旱與叢林野火,今年9月經歷了1900年開始記錄以來最乾燥的一個月,而10月也創下20年來最乾燥10月的紀錄,連續的乾旱嚴重打擊了水力發電,澳洲政府日前已對各地夏季的電力供應向民眾示警,同時也嚴重衝擊澳洲的農牧產量,澳洲是全球最大小麥生產國之一,氣象單位預估,至少要到明年1月旱象才可能稍作緩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