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佑昇/台北報導】是藥草,也是食材。客家人是一個懂得運用生活花草資源的浪漫族群,舉凡艾草、左手香、苦楝子油、香茅等,客家人總能將它們巧妙地「挼入(搓捏進去)」日常生活中,讓這些客家植物的花草優雅飄香,安心寧神,其中,客家人將藥草用得最淋漓盡致地,莫過於「艾草」。
現今艾草已經與客家人的生活密不可分,舉凡逢年過節的艾粄、日常滋補的艾草雞湯、淨身驅邪避凶的艾草葉、驅蚊防蟲的艾草精油、洗滌搓揉的香皂等,都能看見它那獨特浪漫的身影,若說艾草是客家人最珍愛的藥草,一點也不為過。
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副主委池婉宜指出,為了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以及因應登革熱蔓延至北部的措施,台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及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於今(2023)年 10月21至12月2日,特別舉辦「現代神農氏的自然入味」一連7場的系列工作坊,希望北市都會民眾,能一起前往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體驗公園內種植的豐富客家植物,並手作各式客家藥草延伸出來的食品及商品,像是艾草植萃驅蚊液體皂、苦楝防蚊精油噴霧、客家潤肺茶包、藥草拓印染、左手香苔球等,感受客家植物應用在生活上的各種妙用。
而日前,11月25日、倒數第二場的課程「艾草植萃驅蚊液體皂╳苦楝防蚊精油噴霧」,講師梁秀卿帶著近近40位親子學員,一起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B1文創學堂,認識客家驅蚊植物及天然驅蚊的小撇步,並按部就班地手作精油手工皂與液體皂,看見自己成品出爐的學員們各個露出滿意的笑容。
梁秀卿說,製作手工皂及液體皂的工法其實很簡單,但製作的比例和時間要特別注意,像是製作時,學員要在盆子裡不斷地攪拌,讓維持在一定的溫度,而且要從液體狀愈攪愈黏稠到接近麵糊狀態的皂糊,難度跟力道、速度都需要不斷節節提升,梁秀卿笑著說「這就比較需要耐心和耐力了!」,而最後,看到半固態的皂塊成形時,再將其撕成小塊狀,並加入艾草熬製的艾草水,待24小時完全溶解後,就能看見成品精油液體皂。
梁秀卿也透露,自己使用客家植物製成的產品心得,她發現,液體皂的工法雖然比較複雜,製作過程也較費時間和力氣,但用液體皂洗頭髮和洗身體之後,「較不易殘留皂鹼,真的很方便!」梁秀卿說。
當天參與手作的許小弟透露,帶他參加課程的姑姑,有手作手工皂的經驗,但他們在調配比例環節時,還是會稍微緊張,因為會擔心加入過多或過少的精油、精油乳化劑、水等材料,會造成皂化失敗,但好險梁老師指導的很細心,所以最後成功作出成品,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