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有一說,他們是最早上岸的生命,可能是綠藻演化而來,行過的地方綠意盎然盡顯生機,在牆角的陶甕上,在河裏的石頭山裡的樹幹,在少為人踩踏的田塍,濕氣足夠就能生存,依附而生水為媒,潮濕就蓬勃發展。

西諺云,「滾石不生苔」;客家人唱「老路無行生溜苔(海陸腔:loˊ  lu+ mo hang sangˋ liuˋ toi)」說的都是不怠惰要勤懇,克服自然障礙;然而賽夏族人說了另外一個故事——順服自然利用萬物,即使小如苔蘚仍有大用。

從前,阿公說來去逛街(海陸腔:ong gaiˋ)、遶山花、算「電火楯(海陸腔:tien+ foˊ dunˊ,電線桿)」,阿婆笑罵驚怕生溜苔,如此客家人的風趣人生,卻正好是這本《苔蘚兄妹》上岸傳說的擬人應和,溜苔趴趴走在街角、在花樹下與電火楯上。

或許苔蘚兄妹真的是沿著中港溪而上到了水源頭南庄蓬萊村的「巴卡散(Pakasan)」,這套繪本的作者賽夏族長老根誌優,經常在加里山登山口前的大湳林道上講這個故事,族人八、九歲時的成年禮,要通過五個關卡的考驗經歷,其中找不到路在森林裡逗留時,遇寒被「苔蘚(賽夏語:Lamen)」救起來,學會了製作禦寒衣物,根誌優笑說,羽絨衣一定是模仿賽夏族以苔蘚做衣服內裡保暖才發明出來的方法。

《苔蘚兄妹》中英文繪本。蕭秀琴提供

《苔蘚兄妹》一書把口傳故事紀錄繪製出版,並發行中英文版本,保存故事的原型——賽夏族人通常以擬人化方式進行故事,苔蘚妹妹叫都外、哥哥名為阿道,兩人被有陽光的陸地吸引,終於踏上未知冒險,沿著溪流遇上石頭樹木,幫助猴子、山豬利用自己療癒傷口,終於抵達水源頭。

故事在於細節透露出賽夏族與自然共存的信仰和對森林的依賴,繪本精彩在於物體描摹得細膩,一朵花一個典故,一處場景一則傳說;像是沿著溪流而上,先遇到低海拔的南庄橙花,不需要文字描述,就被純白柑橘花吸引,能辨認這是台灣原生種柑橘的人,立刻就被收服,跟著兄妹倆走進千百年來在此地盛放的林深之處。

隨著地形升高,另一款曾經快滅絕的一葉蘭在崖壁與青苔作伴,拍蘭的人還不快來,求婚的馬告,像父親一樣的千年牛樟,終於看到中港溪水源頭的月桃花叢中,飛鼠和五色鳥歡唱跳躍。

而賽夏族人的故事才要開始,那位要過五關的賽夏族男孩亞洛能不能在風雪中認出回家的路?昏睡在雪地裡會不會被凍死,平地人看到此恍然大悟,副熱帶島嶼上,也會碰上溫帶大陸的雪地危機。

本書作者賽夏族長老根誌優站在枯水期的中港溪源頭出水口說故事。蕭秀琴提供
南庄蓬萊山區(紅毛館)開發甚早,自荷西時期到日治時期的界碑,處處可看到人為痕跡。蕭秀琴提供

此時出版這本書的重要性不僅僅是保存原住民文化,苔蘚在環境議題上,被認為是環境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尤其目前被發現的2萬3千多種苔蘚中,台灣就超過1500種,其中有150種是非常獨特的少見植物,佔世界300種稀有種的一半,而我們對這種植物認識得非常少。

目前被發現最早的苔蘚化石來自於5億年前的寒武紀,與三葉蟲的世紀相當,如果它是最早登陸的植物,或許可以說它是陸生植物的老祖宗,植物做為人類的食物之一,當然就可以找到吃苔蘚的人,從古老的原住民族的飲食文化,到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大廚,都曾以它製作出獨特的味道。

這個繪本能發行英文版,讓台灣在苔蘚議題上提供一個山林傳說,一個與苔蘚共生的價值觀,堪比發表論文來得珍貴。

石上有青苔。蕭秀琴提供
樹上有青苔。蕭秀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