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有些水果要用力吸著吃或挖著吃,要自己動手才會過癮,就像百香果一樣。

這顆如拳頭般大小的紫紅色球狀水果,為什麼要叫做百香果呢?1980年代以前的客庄小孩,大部分人可能都叫不出這個名字,但會說「tokeso(トケソ)」,那是在村郊「山肚(海陸腔:sanˋ duˊ,山裡、山林之意)」跁跁走時,會遇見的景像。

在野外的蔓生攀藤,有密集的三叉葉片,捲鬚到處亂竄,綠色葉海中冒出燦爛奪目的紫白色花朵,或一顆一顆球型果實,長得美麗可愛,但應該不會有枵鬼採來吃。

等我們大啖此物時已叫百香果(學名Passiflora edulis),從追溯這個名字的起源,就能讓人明白一個會發光的物質,即使遭受再多的磨難都擋不住它的光芒。

百香果要用吸著吃才好吃。蕭秀琴攝

百香果原產於南美洲巴西,這個由植物學家林奈命名為西番蓮屬(Passiflor)的熱帶植物,英文名字是passion flower,引用耶穌受難的Passion of Jesus典故,來自於最早發現它的西班牙傳教士將之命名為Passioflos(受難,西班牙文),並且從花的型態來說明耶穌遭難時的情景,三個雌蕊柱頭是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三根釘子,主身上的五個傷口是五枚雄蕊,子房看起來像聖杯,絲狀副花冠是受難時帶的荊棘之冠,完全符合了耶穌受難形象的一朵花。

而從巴西移植到日本時,日本人覺得這朵花看起來像時鐘,日文漢字「時計」(發音とけい/tokei),時計草的發音是トケイソウ(tokeisou)客家人以此簡稱トケソ(tokeso),河洛人則從日文漢字叫時計果。

日治時期總督府殖產局植物學家,創立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的田代安定,於1901及1907年兩度從東京石川植物園引進台灣,這是田代氏引進的眾多植物之一,但他應該沒有想過要經歷80幾年,才能成為台灣重要的經濟作物。

的確,百香果要到1980年代起才成為台灣人的得意之作,甚至成為百香果種苗重要的輸出地,說是代表熱帶南洋冰淇淋口味的源頭也不為過,至今泰國等地的沙拉醬、冰品果汁莫不以百香果酸酸甜甜的滋味聞名。

百香果花是一幅耶穌受難圖,台灣的農人依然堅信親自授粉才會結出又甜又有滋味的果實。蕭秀琴攝

在此之前,百香果於台灣人來說不過是果汁飲料的名字,據說第一位做出百香果汁的人是日治時期的企業家,有「二水總督」之稱的增澤深治,他創造的增澤萬樹園是當時最大的私人植物園,而他熱衷於種植熱帶果樹與植物。

真正讓台灣人把這顆果實叫成百香果的是台鳳公司,1960年代行銷團隊苦惱於要推出的新口味西番蓮汁該怎麼命名,從英文passion fruit的日文パッションフル—ツ前半段再音譯一次,「百香」二字於焉而生;但這還不足以讓台灣百香果產業達到高峰。

1982年農試所的百香果台農1號誕生,也就是我們現在最熟悉的紫紅色小圓球,口感酸甜適中,香氣濃郁,最重要的是產量極高,利潤好種植面積就能增加,在市場上可以擴大販售,加入的農人就愈來愈多,然而好光景不過三年就慘遭病蟲害,幾乎全部果園淪陷滅園,進入全面盤整期,跌宕起伏直到2010年代又再創造高峰,不但鮮果外銷,種苗也能外銷,創造經濟奇蹟。

百香果從水果到成為食材,作醬料、醃漬食物的配料,從果汁冰淇淋到沙拉醬,做蛋糕麵包或果醬,產地從原來的核心產區埔里向南擴增,高屏地區在冬季盛產的百香果,讓台灣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鮮果。

百香果有熱帶水果的明亮口感,酸中帶甜,甜蜜的滋味裡有酸的韻味,在香氣的風味輪中代表著輕快愉悅,也是台灣人的茶、咖啡在國際上比賽時,經常被用來形容「像百香果一樣的愉悅明亮(light)」。

市場上成堆的百香果時時都能吃到。蕭秀琴攝
百香果口味的沙拉醬很受歡迎。蕭秀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