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清、何柏均、李台源/台北報導】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藝術學院策展學程客座教授的鍾適芳,她擔任導演所拍攝的「客家紀錄片—藝術與人生系列《我們在此相遇》」入圍今(2023)年度第58屆金鐘獎「節目類導演獎」。她同時具備音樂製作人及策展人的多重身份,還創辦草根音樂品牌「大大樹音樂圖像」,以及遷徙離散為主軸的「流浪之歌音樂節」。

鍾適芳接受《客新聞》訪問時表示,在2011年首次在印度行中,相遇塔壩(Tangra)加爾各答的華人移民,這促成她在兩年後完成首部《邊界移動兩百年(From Border to Border)》的紀錄片創作,這部片呈現印度華人移民對當地政治、經濟、種族等面向的態度,並榮獲2014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競賽首獎。

「遷徙、流離,一直是我創作跟策展的核心」鍾適芳說。繼《邊界移動兩百年》後,這次入圍金鐘獎的《我們在此相遇》回應著她創作路上不變的初心。這部紀錄片原是2021年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委託她為期兩年音樂劇場的「2021客家影音展演計畫——野地行過」,用實驗性紀實手法講述1940年代自中國廣東梅縣移民,隨國民政府來台灣,以及印尼邦加島(Bangka)客家族群移動的生命軌跡。「我們的祖先來自相同一個地方,他在南洋出生,我在台灣出生,我們背景很像,但其實我們只是到了不同的地方」鍾適芳說。

導演鍾適芳《我們在此相遇》入圍第58屆金鐘獎節目類導演獎。李台源攝

《我們在此相遇》在音樂劇場中,將田野材料,結合史料、影像紀錄及重訪家族記憶、僑批文件,並透過鍾玉鳳、Ismet Ruchimat(印尼) 及 Matthias Frey(德國)等3位音樂家,以「離散(diaspora)」為題,將採集的田野材料改編成原創樂曲,去回應全球化下的移民與難民議題。

鍾適芳進一步說明,從音樂劇場的製作前期,就主要在印尼邦加島做田野,後來才特別將在邦加島田野的訪談、聲音與影像,更完整地與先前的劇場創作成果結合,再拍攝成紀錄片,因此並不像傳統紀錄片的敘事。

鍾適芳出席客家委員會舉辦的金鐘入圍交流茶會。李台源攝
鍾適芳日前出席全球客家文化會議,擔任分組討論議題講座主持人。范修語攝(資料照)

《我們在此相遇》片中的「我們」不僅是邦加島上的客家,也隱涉華人/客家的全球移民,更是跨越今日國族邊界的想像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鍾適芳更指出:「我們從客家出發,也帶出全球移民、國際移動的問題。」

紀錄片首先以客家先民的墓園開場,接著祖先遺照陸續浮現在家屋的畫面中,並在某些橋段拼貼著先前音樂劇場的影像。像是詩人羅思容在舞台上,更用磅礡的情感複沓地唱頌出:「浮沉大海,窺看生死」的客語詩句,照應著客家移民海外生與死的被遺忘。印尼邦加島客籍詩人湯順利,更在紀錄片的後半段反覆地現身在紀錄片裡。以下節選湯順利〈行向邦加島——致祖父湯錫榮〉詩作:

「儘管西方的季風已經遠去

當時九歲的男孩已經知道:

 

今後在這座島嶼上 會有好多

以客家方言 吵雜地」

這首詩點出湯順利家族移民到邦加島的客家故事,以及客家與其他族群文化融合的現象。由於移民至邦加島的客家先民,多半從事開採錫礦的產業,而當地客語更參雜著馬來語詞彙,像是錫礦溝(sakan)、鑽機(chiam)及淘洗處(tailing),皆回應這兩族群歷經殖民者壓迫的共同歷史記憶,並體現相互通婚的交織社會。鍾適芳更提醒觀眾:「到現在邦加島客家人比例仍然非常高,所以客語及客家文化在邦交島是很鮮明的存在,但客語不是和印尼語融合,而是當地的馬來語。」

延伸閱讀/《我們在此相遇》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