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冬季蔬菜剛種下,夏天的果實快要結束,時間無法接續餐桌上的豐美,即使在四季常綠的島嶼也會碰上這種時刻,連阿婆都會說個青黃不接的成語,農村生活沒有大把的蔬果就讓人感到空虛。
或許這是喚起古老記憶的方式,把藏箱底的事物挖出來,好好把日子過下去;重現世人眼前的油柑(學名Phyllanthus emblica L.,餘甘子)和木虌果(學名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木鱉子)就是這時節「時行」(shi hang,海陸腔,華語:流行)的解藥。
都說油柑命名從客家人讚嘆食物回甘的說法「有甘」(rhiuˋ gamˋ,海陸腔)語音轉化而來,雖然貼切卻不是原由。餘甘子學名中的Phyllanthus是指「油柑屬」之意,分類在「葉下珠科」,然而果實一入口酸澀,要等咬破嚼爛甜味才會出來,吞下後可以感受到回甘,確實符合有甘;有人吃了會念念不忘,初次識得此物,就是剛認識的客家阿伯,神秘地從口袋裡掏出來,「你一定沒吃過這麼好吃的糖果。」但小孩子怎能等待回甘品出味道,那是上個世紀六〇年代的童年回憶。
它的原產地在印度,或許是隨唐朝取經的人傳入東土,並在氣候潮濕溫暖的閩粵植栽,再跟著十七世紀的粵人來到島嶼落地生根,苗栗、南投淺山區曾經種植,因此成為苗栗農改場的研究項目,目前有苗栗1號和2號兩個品種。
研究人員發現,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和各有十六種微量元素與必需氨基酸,認為值得開發,除此,在中醫藥上也有見解;清熱生津、清咽利嗓、止咳化痰、保肝解毒、健胃消食等功效,現代醫學則證實具有調節血糖、血脂、抗衰老等多種保健功效,在產地積極推廣下,苗栗地區的餐飲界研發出氣泡飲、果乾和入菜料理。
島嶼盛夏溽暑,雖然高溫卻枝葉繁茂,各式瓜果接連上市,不乏解暑熱食物,反而是入秋後高溫依舊,曬過一夏熱天後,乾燥空氣降臨,秋燥反而讓人難耐,必須另尋滋潤清涼,以防炎症上身。
木鱉果又名名刺苦瓜,是葫蘆科苦瓜屬的多年生藤本植物,種子黑褐色如木,形狀像鱉(甲魚)以此命名,類似苦瓜就表示能夠退火明目,不過無特殊之味。
原是台灣原生種,可說是原住民民俗植物,阿美族語是sukuy,卑南族語hamunly,排灣族人稱它Zyazyai;阿美族人整株使用,根莖是洗滌材料,嫩葉作蔬菜,果實燉湯,傳統做法是用排骨或蝸牛煮湯,因為含有高量的茄紅素(lycopene))、β-胡蘿蔔素(carotenoid)、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商業開發成粉狀營養補充劑或機能性飲料。
原生物遲遲沒有大放異彩,多半是食味質欠缺,或不容易使用,在有陸續開發育成的食材可替代下,很容易隱而不見,然而存在就是一種價值,自有理由與必然,回頭發現早已存在的事物,也是一種價值。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