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清、范修語、宋佩遙/高雄報導】美濃是南部的重要客庄,「木瓜粄」當早餐是屬於當地才有的美味。美濃鎮上有間開了20、30年的「秀慧木瓜粄」,由劉老闆與秀慧老闆娘倆夫婦共同經營,成為美濃地區知名的木瓜粄店之一,每天堅持現做的木瓜粄漿,加上鐵板現點現煎,香甜的滋味成為到外地工作、求學的美濃鄉親,回家時一定要來碗以滿足思鄉之情的味道。劉老闆說:「我們做信用,品質保證啦!木瓜粄沒添加任何色素,都是原汁原味」。
秀慧的父親是客家人,母親是福佬人,嫁給劉老闆後才開始說客語,她熱情地招呼《客新聞》到店裡坐下來吃木瓜粄,她說:「木瓜粄蓋好食(mugˋ guaˊ banˋ goi hoˋ siid)!」
來自南台灣的家鄉味:宅配40、50份木瓜粄到台北
秀慧木瓜粄從早上5點只賣到10點半,假日人潮多會視情況晚點收攤,談起木瓜粄在美濃地區成為重要飲食習慣的原因,秀慧說:「因為以前美濃大家都有種木瓜,就經常把木瓜做成點心—木瓜粄,美濃人吃習慣後,到外地就會很想念這道家鄉味」。木瓜粄在高雄與屏東的六堆脈絡,多半是婆婆媽媽將自家種植過剩的果菜,稍做加工做成小孩課後的點心,漸漸演變成早上煎來賣的小生意,以及各種煎瓜粄的攤販。
秀慧除了賣香甜的木瓜粄外,還有「菜瓜粄(coi guaˊ banˋ,絲瓜粄)」、「番瓜粄(fanˊ guaˊ banˋ,南瓜粄)」、芋粄(vu banˋ)、蘿蔔粄(loˇ ped banˋ)、飯糰及客家粽,到了冬天還有隱藏版的「芫絲粄(ienˊxiˊ banˋ,茴香粄)」。除了有很多到外地生活的美濃鄉親,會在回家的時候特地來吃秀慧木瓜粄,滿足了思鄉之情。秀慧表示,甚至有住台北的美濃朋友,宅配了40、50份木瓜粄到台北。
不過這些攤販多半一大清早開賣、很早收攤,又或手藝失傳,所以很容易被今日的工商社會給遺忘。而且在美濃隔壁的屏東縣高樹鄉,還會有客家人在年過年、掃墓、中元及中秋等年節前,做苧麻葉混糯米做成的「粗葉粄(cuˊ iab banˋ,又稱苧葉粄)」來賣。
劉老闆:堅持用米漿做木瓜粄
1份有2塊的木瓜粄,雖然只要35元銅板價,製作方式看似簡單,但卻有許多要注意的細節與功夫。劉老闆說明:「用太熟的木瓜粄會散、太青的會澀,所以選用青轉熟的木瓜;且木瓜削成絲後須汆燙,所以得預留冷卻時間,南瓜粄則不用水煮」。夫婦倆每天2點半到3點就要起床開始備料,並現煮紅豆薏仁、綠豆薏仁、白木耳及豆漿等飲品。
劉老闆強調,自家堅持用傳統米漿製法來做木瓜粄,因為米漿做的會比麵粉做還要Q;而且木瓜粄用上等品質的木瓜,所以每週要去屏東載2次貨。劉老闆也帶領《客新聞》在煎台前做木瓜粄,舀1匙混合的米漿木瓜絲可做1塊粄,1勺大約能煎到15塊。劉老闆表示,假日人潮眾多時,煎台會煎到21塊以上,最大面積可煎滿28塊。
過馬路互送客人的早餐 2間早餐店的1家人
而他們兒子開的「金銨の店」早餐店,就開在秀慧木瓜粄正對面,《客新聞》驚訝地問:「這樣不會打對台嗎!?」秀慧笑著說:「不會啊!還有客人會在對面早餐店點木瓜粄,甚至隔著這條大馬路大喊『我們要飯糰』,我們就會送過去,因為大家知道在鄉下大喊沒關係。」
兒子開的金銨の店賣西式早點,並不會造成彼此搶生意,反倒許多客人買木瓜粄買到變成朋友,自然就都知道這2間早餐店是同1家人,所以這2間早餐店經常過馬路互送顧客的早餐。
雖然木瓜粄以中年的顧客為主,但也有不少年輕人,會特地跑美濃來吃木瓜粄。劉老闆說:「之前有南實踐同學來吃木瓜粄,對白髮蒼蒼的我說:『阿公我要買木瓜粄』,後來我把頭髮染黑後,他就問我:『之前的阿公呢?』還有許多年輕客人,都以為我是老闆娘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