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客新聞》與《MyGoPen》合作反詐騙,將提供「事實查核」、「詐騙破解」等相關新聞訊息,本篇文章由《MyGoPen》提供,若疑似遭到詐騙,仍有疑問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你可以先知道:

(1)花生是油脂堅果種子類,攝取的營養素為油脂,與從肉類攝取蛋白質的目的不同,傳言用花生替代紅肉的說法不符合營養學學理。

(2)花生降低糖尿病風險的傳言說法,疑似錯誤引用中國對糖尿病患所做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下、花生和杏仁對心血管發炎指數影響的研究,取其部分結論斷章取義。

網傳「吃花生對血糖好不好?」影片,字幕提及 163 名血糖專家已證實花生與血管、糖尿病之間的關係,旁白又提到「研究發現每天用一份花生米代替紅肉,可以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21%」、「早上吃花生一整天血糖低水平」。對此專家表示,花生在《每日飲食指南》的分類中屬「油脂堅果種子類」,紅肉是「豆魚蛋肉類」,無法跨類替換比較,糖尿病患應將花生視為正確分類的「油脂堅果種子類」,並依照指引所建議的攝取份量食用或進行替換,絕對沒有吃花生降血糖這種說法。

吃花生降血糖?與血管和糖尿病的關係?

原始謠傳版本:

花生對糖尿病的功效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花生對血糖影響本來就不大

MyGoPen 致電詢問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同時也是糖尿病衛教學會營養發展委員會現任主委的蘇秀悅,她表示傳言提到花生「可以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21%」,直言「單一種食物怎麼可能比藥物更有效」,營養界「絕對沒有吃花生降血糖這種說法」,花生本來就屬於屬於油脂類,本身沒有什麼碳水化合物,對血糖的影響本來就不大,所以正確的說法不是花生可以降血糖,而是花生「不影響」血糖而已

傳言還提到「吃一份花生代替一份紅肉,可以降糖尿病風險 21%」,蘇秀悅指出,「講這話的人亂拉資料」,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的「每日飲食指南」,花生屬於「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是油脂攝取的來源,而肉類屬於「豆魚蛋肉類」,是蛋白質來源,但傳言在食物替換上竟把花生替換紅肉,兩者是完全不同的類別,若要比較食物的效果應該要同一類食物去進行替換、比較,蘇秀悅認為拿花生去替換紅肉是一種很奇怪的做法,以營養學的專業來看,很難理解究竟是在比較什麼,傳言這樣的說法是錯誤說法。

由於傳言只提到花生含有各種營養,並且有控制血糖的功效,但並未直指哪種成份或機轉。對此 MyGoPen 查詢網路上相關資訊,類似說法疑似來自 2018 年發表於《營養素》期刊,來自中國的「比較花生和杏仁對第2型糖尿病患者心臟代謝和炎症參數影響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共 25 名糖尿病受測者在 3 個月內將部分澱粉類主食改為花生或杏仁,其研究結論除了心臟代謝和炎症參數外,還包括「為將杏仁和花生納入低碳水化合物飲食(LCD)中,對身體質量指數(BMI) 具有相似的影響,且能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和餐後血糖。」

蘇秀悅表示,該研究雖是發表在英文期刊,「但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研究」,實際的研究樣本數很少、花生組有效的樣本大約才 10 幾個人,而且研究本身的控制條件就是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然後再去比較花生和杏仁對血脂或抗氧化劑的影響,實驗設計的先天條件就不會影響血糖,不能斷章取義直接講成花生可以治療糖尿病或降血糖

應是油脂堅果種子類同類替換、比較

蘇秀悅呼籲,不管是民眾或是糖尿病患,把花生當成「堅果類」對待就是正確方法,花生在健康飲食分類中本來就屬於堅果類,只是大多數人對堅果的認識都是杏仁、夏威夷豆、核桃這些才叫做堅果,而忽略了花生其實也是屬於堅果這一類,花生是油脂類的食物來源,體重過重、肥胖的人吃花生的時候應注意份量及總熱量的問題,10 顆花生等於 45 大卡、也就是等於 1 份油脂的份量,依此去做食物替換,想吃花生就用 10 顆花生取代一份油脂的攝取。

蘇秀悅提醒,平常吃花生還要注意花生的黃麴毒素問題,台灣整體環境溫暖潮濕,不管是花生或花生相關製品都要小心來源,避免黃麴毒素的污染,而且花生是常見的過敏原,有過敏體質的人要特別小心。

資料來源:衛福部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

結論

傳言提到「吃一份花生代替一份紅肉,可以降糖尿病風險 21%」」、「花生可以減緩碳水化合物吸收」,「早上吃花生一整天血糖較低水平」,但專家表示花生屬油脂堅果種子類,與紅肉所屬的豆魚蛋肉類完全不同類,不同類所要攝取的營養素不同,無法這樣代換比較,且傳言降 21% 的說法、專家直言「單一種食物怎麼可能比藥物更有效」,傳言說法疑似為錯誤引用不同研究目的,且研究條件已限定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研究。

資料來源:

衛福部 國健署 – 「每日飲食指南」

諮詢專家: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營養室主任 – 蘇秀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