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為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聽看臺中客》半年刊 授權轉載文章

文/邱亦倫

“逢年過節,很多老顧客一定會光顧,他們說過年餐桌上沒有萬家香的肉品就不像過年,回饋給這一群始終支持萬家香的老顧客,我可以做的就是不在過年前漲價。”——劉運財

從滷味到臘味 誤打誤撞進入食品業

差不多15-16歲時,因為年輕、有憨膽,就到臺北闖蕩。劉運財誤打誤撞進入食品業,最早在餐廳做學徒,也跟著餐廳師傅學習肉品加工技術;早期大多數從事這類肉品加工的師傅,只專精於同一種方式與工序;但劉運財則是多方學習,請教各種燒臘加工的師傅,了解不同肉品的加工方法,且不斷精進與研發,也因此讓他對於加工肉品瞭若指掌,不管是肉品製作方式與烹飪方式都難不倒他。

因為習得了不同技能,原本做鹹水鴨也已做出名聲的劉運財,卻在民國70多年毅然決然改做臘味,劉運財說,「因為臘肉可以提前半年慢慢做,香腸可以兩個月前就準備,但鹹水鴨不行,所以多方評估後,決定投入臘味生意的行列。」

劉運財(右1)。臺中客家人,萬家香臘肉店創始人,曾北上向各個師傅學習肉品加工工序,打破單一加工工序的肉品製作流程,持續研發新的臘肉風味,並且建立萬家香的口碑。目前將工法傳承至第二代,讓封存在肉品的好味道,以及體貼客人的初心,隨著店面繼續傳承下去。聽看臺中客提供

加工肉品 料好實在

有別於一般批發商,劉運財堅持手工製作,每一道肉品的香料配方,都是劉老闆在造訪各個老師傅、打聽到不同的配方後,調配出自己的香料,研發自己的醃製與煙燻過程,懂得利用現代科技,呈現傳統工法;也因此每到逢年過節,萬家香的店面總是被顧客擠得水洩不通,劉運財笑著說,「顧客說過年一定要吃到萬家香的肉品,才像在過年。」

說到萬家香最自豪的產品,劉運財大力推薦已經快要失傳的金銀肝,金銀肝的好風味,連曾經來訪的澳洲市長都讚不絕口;劉運財很自豪地說,「這種外省口味的商品,我一直持續調整作法,除了跟別人有不一樣的風味,我的肉品不用醃到死鹹也不會壞掉,成色也漂亮,不會有白白的鹽霜。」

店內擺滿各式臘味食品,口味、種類眾多,應有盡有。聽看臺中客提供

另外懸掛在店裡牆面上的金華火腿,也是店內的人氣商品,將豬後腿肉以食鹽在低溫下反覆進行醃製翻壓,然後風乾、發酵,繁複的製程,製作出令人回味無窮的好滋味。

因為跟不同的肉品加工師傅請益,融會貫通後的劉運財,保留了各省傳統臘味的原始做法,口味獨特,且持續研發新口味臘味食品,讓客人有多重口味可選擇。

勇闖臺北學藝 定居臺中創業

因兒時家住在山裡面,劉運財很早就決定要到外面闖闖看,那時還沒退伍連店名都想好了,退伍後就從基隆開始,一路往南找,最後在臺中定下來;最初在臺中中區綠川邊做生意,後來因該地區房屋改造而搬遷,建國市場完工後,剛好有人要賣,傻人有傻福的劉運財,就在那邊買到自己喜歡的店面,繼續做臘味生意。

由於肉品加工要有空間,劉運財曾在建國市場的周邊租房子,加工完成的肉品再拿到市場賣。說到新舊建國市場,劉運財惋惜地說道,「那邊的市場是比較髒亂啦!可是這邊的市場在空間的規劃上、地板的設計上都有些問題。」可以感受到在市場做了一輩子的劉老闆對市場的關愛與疼惜。

子承父業 臘味傳世

劉運財沒有勉強兒子一定要接這個臘味肉品加工的生意,但對比從前,「現在年輕人要創業真的容易多了。」劉運財感慨的說道。兩個兒子十幾歲就開始在店裡幫忙,對於這個行業並不陌生,所以當劉運財希望兒子們能接手生意時,沒有遇到家庭革命之類的困難,兒子們就自然而然地接手,繼續父親臘味肉品的生意。

劉運財說,「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與做法,所以我不干涉,讓他們放手一搏;但因為大兒子沒有跟著我學,他自己研發一套風味,所以我沒有讓他沿用萬家香這個品牌,避免老顧客以為年輕人接手後,萬家香就變味了。」不過,跟著父親學醃製技術的小兒子,風味承襲父親獨特的香料配方,也因此將萬家香這個招牌持續延續下去。

永保初心 萬家飄香

問劉老闆當初做生意的初心是什麼,他說,「我堅持過年、過節不漲價,我也要求小孩跟我一樣,不要過年到,就調漲價格。」做了50年的生意,遇過許多從國外回來過年團聚的客人,到萬家香買臘肉,除了肉品好吃外,很多都是因為從臘味中吃到那份念念不忘的家鄉味,這些顧客誠摯的回饋除了讓劉運財堅持要將這份好味道傳承下去外,心中也是萬分感動。

劉運財說,「我們只求平安、快樂,知足常樂,客人快快樂樂的,大家都開心,我們不用賺太多!」也就是秉持著這份初心,一代傳一代,讓萬家香持續飄香⋯⋯

轉載自 聽看臺中客 2023 7月號 半年刊
閱讀更多文章請到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市場裡的客家味2/市場就像我的孩子跟我一起慢慢變老 專訪:新隆發醬園蔡鈴欽

編按:本文為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聽看臺中客》半年刊 授權轉載文章 文/周向容 大家對傳統市場即景的第一印…

市場裡的客家味1/百貨商場裡的人生「土」味 專訪:土博士傅文忠

編按:本文為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聽看臺中客》半年刊 授權轉載文章 文/張簡敏希 “當時年紀輕,我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