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清、洪俊傑/桃園報導】今(7)日桃園的橫山書法藝術館(書藝館)「未究之境:書法中的客家敘事」開幕,此特展爬梳書藝台灣客家族群遷徙,由客家人口最集中的桃園、新竹地區出發,展覽精選二十世紀初至當代的書畫作品所帶動的藝術傳播鏈,與即將到來世界客家博覽會(世客博)大會主題「天光日个客家(Travel to Tomorrow)」呼相呼應,重新詮釋客家人在台灣,乃至全球與在地文化融合的多元面貌。

此次展覽中,值得一看的是羅應良《客語三句印稿(仙人遊庄、圍庄、小滿)》,特別以較高難度的陰刻,將音樂人林生祥〈仙人遊庄〉及〈圍庄〉2首音樂作品的歌詞,轉化為篆刻與書藝,引起當代客家的關注。策展人巫伊婷強調,不論觀眾從哪個地區來看這個特展,都能找到地方與時代的認同。

客家委員會主委楊長鎮表示,書藝對大眾而言,或許是非常傳統的藝術形式,但這檔展覽也可以很現代,並在這次世界客家博覽會,讓世界從書藝中看見客家人如何面對不同時代的處境,以及台灣豐沛的多元文化。

羅應良《客語三句印稿(仙人遊庄、圍庄、小滿)》,2023。洪俊傑攝

〈未究之境:書法中的客家敘事〉分成四項子題,引領觀者探索「客居家園」中客家庄敬天惜字的傳統、先民智慧的結晶;「翰墨書香」裡日治時期客家仕紳如何致力延續傳統文化;「鄉土記憶」裡有戰後藝術家對當權者的合作與批判,也有日常生活的謳歌;「未究之境」則展現當代藝術家突破形式回應客家文本的多重可能,最終對客家身分產生認同的過程。

此特展以當代創作,以客籍文學家的小說、新詩、歌曲等文本為靈感,串聯當代書藝家的多元風格,展現出突破與創新,楊長鎮說:「這檔展覽從客籍書藝家的創作風格,展現傳統文化的價值與信仰,或是書藝家身處不同的時代政治下,如何透過創作去表現自身的存在及探究認同;且不論是合作還是反抗,皆用更大膽的形式表現,找尋到內心的出路,以及對土地的族群認同。」

江柏萱《江文也台灣舞曲扉頁詩詞》,2023。洪俊傑攝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表示從書藝中看見客家人如何面對不同時代的處境,以及台灣豐沛的多元文化。洪俊傑攝

世客博除了2大主場館的台灣館及世界館,還有8個副展區中就包括此次的書藝館。〈未究之境:書法中的客家敘事〉借展自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臺灣美術館等公、私收藏及委託創作等41位書藝家的47組件作品,於書藝館全棟展出。從8至10日為試營運期間能免費參觀,展期為11日至10月30日。

書藝館表示,展覽精選20世紀初至當代的書畫作品(1917-2023),包含距今已百年的葉鏡鎔(1876-1950)〈墨蘭〉,首次曝光的中壢秀才吳榮棣(1863-1937)墨跡,《臺灣文藝》雜誌創辦人吳濁流(1900-1976)〈贈葉石濤墨寶〉,桃園在作家鍾肇政(1925-2020)等文人創作,以及徐永進(1951-2022)捐贈桃美館〈渡台悲歌〉等多件桃園市立美術館典藏品,歸納了百年來臺灣客家族群的書藝系譜。

徐永進《渡台悲歌》,1993 。洪俊傑攝
橫山書法館一景。洪俊傑攝

「未究之境:書法中的客家敘事」

A Dimension to be Found: Hakka Narative in Calligraphy

展期:2023年8月11日至10月30日

開放時間:週三至週一 09:30-17:00; 每週二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