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清、洪俊傑/高雄報導】一句客語「揚葉仔,飛歸來喔!(iongˇ iab eˋ,biˊ guiˊ loiˇ oˊ)」,以黃蝶飛回道出生態環境的關懷。美濃黃蝶祭始於30年前(1993)一場反美濃水庫的運動,在1995年起,美濃愛鄉協進會首次舉辦黃蝶祭的生態性祭典,為了是保留當地珍貴的生態環境,如今黃蝶祭已悄悄地來到了第24屆,今年黃蝶祭以「回」命題,意在反思「回歸自我肯認、回歸社群歸屬、回歸自然和諧」,並向反水庫大遊行滿30年致敬。

美濃雙溪母樹林生態豐富,每到黃蝶祭,便可見大群黃蝶飛舞,然而今年雨下比較慢,黃蝶跟往年比也不算多。洪俊傑攝

第24屆美濃黃蝶祭於今(15)日上午9時,在美濃黃蝶翠谷母樹林外的雙溪河道舉行祭蝶生態典禮。現場還有綠市集與「回聲・尋回」音樂會,在美濃八音團的熱鬧開場下,毛毛蟲旗隊率隊恭請黃蝶伯公與雙峰伯公至河床祭壇安座,再由中壇國小5年級的劉信辰與賴卉芸以客語誦讀祭文,向美濃的蝴蝶與生態致敬。最後三獻禮儀式,現場上百的民眾,將手中的黃色文心蘭花瓣拋向雙溪的河流,象徵空中的飛舞黃蝶,黃蝶祭最經典的景象,讓現場所有人感動不已。

這場從田野裡長出來的文化運動,經歷了20多年,從定點的黃蝶翠谷祭典,到結合音樂會、創作營與市集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內容,成為美濃地區的夏季重要活動。

祭蝶儀式,與會貴賓與民眾將手中的黃色文心蘭花瓣拋向雙溪的河流,象徵黃蝶在空中飛舞。

祭台位置的移轉:黃蝶祭的森與溪、山與海

每年黃蝶祭的舞台,不斷在河川與森林裡輪轉。現在因母樹林樹木的褐根病,就將原在母樹林圓形劇場的祭台,回返到第2屆(1996)、第3屆(1997)黃蝶祭將祭台安排在母樹林外的雙溪河道上。

今年黃蝶祭總召張卉君表示,今年黃蝶祭祭台主視覺。她以鵝鑾鼻神社運用藍鯨下顎作為神社為靈感,延伸至今年黃蝶祭的祭台設計。因此她與藝術家林純用合作,就地取材美濃的「竻竹(nedˋ zugˋ,華語為刺竹)」製成「藍鯨下顎」,再結合林曉鳳藝術家藍染創作的布條,以不均勻的染色法,呈現水與天空的流動,來構成「合」字形的祭台主視覺。象徵雙手合十之祈福意象,也取眾人合力完成之意。總共用了9枝刺竹,高度為18米長,並動用近30位志工合力立起而功成,延續了反水庫合力的交工(gauˊ gungˊ)精神。

張卉君與藝術家林純用合作,取材美濃的刺竹製成「藍鯨下顎」,再結合林曉鳳藝術家的藍染創作布條,來構成「合」字祭台。洪俊傑攝
第24屆美濃黃蝶祭「合」字祭台。洪俊傑攝
黃蝶祭第2屆(1996)。美濃愛鄉協會劉昭能提供
黃蝶祭第3屆(1997)。美濃愛鄉協會劉昭能提供

張卉君說著她這次的策劃:「主視覺聚焦在神社概念,以及像島嶼的藍鯨下顎,來回應台灣仍是個與海洋連結的島嶼,在山裡的黃蝶祭,用海洋隱喻河流生命的歸。」山海合流的發想也呼應了總召張卉均的成長過程,她是南投縣埔里鎮的客家人,後來擔任第18屆(2013)黃蝶祭總召,後來到了花蓮黑潮工作,最後在今年第23屆(2023)回到美濃,讓她有了這次山海來回的發想。她表示山和海看似遙遠,其實就是生命的循環。

黃蝶祭精神依舊在:蛻變的環境運動美學

當反水庫運動經歷了30年後,不再是一個急迫性的社會議題,這些年的黃蝶祭,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張卉君強調,社會議題的核心仍是人,今日非政府組織(NGO)不見得像過去的環境運動,得用抗爭的方式和政府溝通。

她更說到:「因為當時的社會仍是戒嚴時期,政治條件也不讓民眾參與,所以才會變成是用抗議、抗爭、陳情的方式去參與社會議題。」不只是黃蝶祭在改變,而是整體的大環境也不同既往,現在NGO則是跟公部門彼此協力去解決問題,態度變得更有彈性。

黃蝶祭總召張卉君。洪俊傑攝

張卉君更強調:「黃蝶祭很棒的地方在於,它並沒有死守著某種戰鬥方式。」黃蝶祭在不同的時代,用不同的策略與不同的議題做對話跟推進。因此黃蝶祭更不會一直站在反水庫的姿態,而更隨著時代脈絡的不同,有了不同的戰略,看起來改變很多,但唯一不變說是依舊延續環境運動美學,以及呼應時代的精神。

黃蝶翠谷:玉山山脈尾端交織的多元族群與生態  

歷經八八水災(2009)後,居民為了因應夏季水災,造就黃蝶翠谷多了許多水泥建設。現在的愛鄉協進會與黃蝶祭,不再像過往用社運現場的來搖旗吶喊,來推行生態保育的理念,而更持續思考著,保育生態的普世價值,要如何透過生態活動與居民彼此交流,且讓大眾更理解自然生態。

就從上回第23屆(2021)黃蝶祭的主題為「關係修復」,就試圖在推行生態保育觀念中與顧及居民生計的拉鋸中找回平衡。愛鄉協進會總幹事邱靜慧說,反思著城鄉劇烈的變化中,到底人要怎麼回來?由於黃蝶翠谷位於玉山山脈的最尾端,因此愛鄉協進會,也去開展關注美濃周邊的右堆文化路徑,像是旗山區雞油樹下、六龜區的新威與新寮,希望透過大庄帶小庄的方式活絡地方,不再是只有美濃自己,更去關注己身與他者、環境的交織社會網絡。

這同時也帶動了黃蝶翠谷位於玉山山脈尾端的淺山生態,更包含著這片土地曾經歷過平埔族、福佬人等族群,彼此互動的環境與歷史。

今年黃蝶祭「回」的命題,內圈的口字是自己,而外圈的是他者。邱靜慧分享「回」字:「必須要有自己,也要有外面守護的人,回來若只有自己,那不叫回!必須處理自己跟別人的關係。」這提醒了,黃蝶祭的舉辨,不僅是致敬反水庫大遊行30年,亦是回頭檢視己身與他者的生態關係。不變的初衷是,黃蝶祭仍是持續反思全球資本主義,以及南台灣在進步主義下各種開發。

美濃黃蝶翠谷蝴蝶。洪俊傑攝
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邱靜慧。洪俊傑攝
毛毛蟲旗隊率隊恭請黃蝶伯公與雙峰伯公至河床祭壇安座。洪俊傑攝
中壇國小5年級的劉信辰(左)與賴卉芸(右)以客語誦讀祭文。洪俊傑攝

延伸閱讀:

夜宿美濃母樹林後生創作營 共創音樂劇「玉兔牌烏醋」也入戲

【張凱清、洪俊傑/高雄報導】歸來喔(guiˊ loiˇ oˊ),為南台灣六堆地區以南四縣客語表達回家特殊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