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
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苗栗縣彭昶興(1860-1929)等數十位先賢,1917年在苗栗文昌祠成立「天香吟社」詩社,利用文昌祠每年春秋二祭舉行詩人聯吟,以文會友,延續漢學。天香吟社後改為栗社,全盛時期詩人多達130餘位,曾領導苗栗文風八十餘載。
1895年日人殖民台灣,隔年設立苗栗國語傳習所(建功國小前身),推動國民教育,國語變成日語,漢學無形之中受到打壓,1913年羅福星(1886-1914)領導抗日失敗,被處絞刑,稱為「苗栗事件」。與羅福星一起抗日的吳頌賢(1884-1951)亦被捕,坐了幾年黑牢,出獄後開設「成仁美」西服店。
設在文昌祠內的英才書院,是地方漢學中心,由吳紹箕(1846-1928)擔任教席,他師承「雙峰草堂」主人吳子光,吳頌賢是他兒子,青出於藍,吳紹簊過世後吳頌賢續任教席,學員班還有專收女生,稱為「苗栗街處女會」。
1917年彭昶興與黃南球之子黃運寶、黃運和、黃運元、徐仙階、李祥甫、湯慶榮、鄒子襄……等數十位先賢,鑑於日人統治,漢學受到打壓,在文昌祠成立天香吟社,並推彭昶興為社長,吳頌賢擔任書記,李祥甫為常任詞宗。
1927年文昌祠秋祭,天香吟社舉行聯吟大會,廣徵社員,並改為「栗社」,彭昶興、吳頌賢續任社長、書記。
1929年彭昶興去世,由黃運寶接任社長;黃運寶號懶蟲,接任社長10年,是栗社詩友創作聯吟最輝煌時期,詩人最多時達130餘位,他3兄弟大力贊助經費,文昌祠春秋二季也廣邀外縣市詩友聯吟,或到府上聚會,酒過三巡,賦詩聯吟。
1930年農曆8月18日,黃運寶就邀請十餘位詩友在府上舉行小型聯吟會,由他開頭賦詩,其他詩友接吟,長達56句,茲錄前8句如下﹕
一年容易又秋風(懶蟲),依舊煙霞嘯傲中(子襄)
兩鬢蕭蕭思不窮(鐸庵),霜林處處映丹楓(鐸庵)
會友以文意氣通(子襄),滿座吟朋氣若虹(哲如)
吟鬚撚斷句難工(子襄),賓朋滿座樂融融(慶榮)……
1935年中部大地震,苗栗縣災情慘重,1937年中日事變(七七事變)爆發,中日正式開戰,不僅詩社活動受到殖民政府監控,詩文付梓還要送審,那年湯漢生(1903-1967)接任栗社書記,因擊缽會命題「畏蜀如虎」,遭日本特高警察取締,被迫辭職,吳頌賢去世後他續任書記。
黃運寶過世後,由邱雲興(1887-1952)接任社長,台灣光復後,出任官派鎮長接收苗栗鎮,並與黃運金、劉闊才、鍾建英等人創辦建台中學,他的兒子邱仕榮曾任台大醫學院院長。邱雲興辭世,由銅鑼田園詩人謝長海(鐸庵、1887-1967)續接社長,他80歲時賦詩懇辭,由「苗栗詩仙」賴江質(1907-1992)接任。
賴江質領導栗社25年,著有《苗栗竹枝詞》、《綠水閒鷗集》,去世後由胡東海(1911-2011)接任社長,到2000年因詩人多數凋零,才併入陳俊儒的「苗栗縣國學會」,走入歷史。
吳頌賢擔任栗社書記時,將詩友作品以鋼版油印寄給每位社友,保留了一百餘集,上萬首,他病逝後由兒子吳文虎(1919-1998)保管,1995年筆者得知後在聯合報報導,引起鄉土史學家陳運棟重視,共同拜會吳文虎,後在苗栗縣前文化局長周錦宏支持下,不僅編印栗社詩集,油印詩稿也捐給文化局典藏。
吳文虎生前說,父親鋼版油印的詩集,在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時,為防日人取締,父親一度用數層油紙包裹沈入苗栗田寮灌排圳,直到台灣光復後才取出,這些都是父親心血,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