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源、范修語/新竹報導】耐著1500度的高溫,玻璃師傅緊盯著模具裡機器「吹」出的玻璃,尚未冷卻的瓶身泛著火光,紅通通的外表像極了一顆柿子。但這並非「柿瓶 Cii Jar」的最終樣貌,這款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聯名醃漬瓶仍需要時間的冷卻,必須由輸送帶送入專們的機器冷卻,最終才能以光亮透明之姿呈現在我們眼前。
《客新聞》走進全台最大的日用玻璃自造廠「華夏玻璃」,一窺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聯名推出的醃漬瓶浴火蛻變的過程。創始於1925年的華夏玻璃,如今每年超過15萬噸的產能,外銷至全世界18個國家,年營業額超過45億,無論是裝著桔醬的玻璃酒瓶,或是醃醬菜、釀梅酒的大玻璃甕,這些封存在我們家中角落的陳年客家味,幾乎都是出自位在新竹香山的華夏玻璃廠。
「裡面真的很吵、很熱!」走進工廠之前,工作人員反覆提醒我們一定要戴上耳塞、進出廠區前後要多喝水,我們半信半疑的深入廠區,一股熱浪伴隨噪音席捲而來,吵雜的程度是必須扯破喉嚨才有辦法與身旁的同事對話。帶我們參觀玻璃瓶製程的Michael說,廠內28條產線3個爐全天候都在燒,由10多位師傅24小時輪班毫不間斷,只有生產線機台設備維修才會停。
玻璃的原料「瓶胎」由氧化鈉(Na2O)、氧化鈣(Cao)和二氧化矽(SiO2)所組成,火紅的瓶胎藉由機器取適當的份量後從窯爐掉落,進入模具之中,透過機器「壓」、「吹」兩步驟,瓶子的外型即完成,接著便是送入「徐冷爐」中退火,避免玻璃快速降溫而失去強度,同時在徐冷爐中也會透過冷、熱端的塗層增加強度,完成後再經過品檢人員逐個檢驗,確保瓶身無汙點與裂痕才能出貨;如果玻璃有瑕疵,品檢員會直接摔碎由機器送回爐裡重製。
廠區的師傅透露,玻璃瓶要做的完美,關鍵技術在於壓、吹的步驟與模具配合。這次藝術季的柿瓶算是相對容易製造的瓶子,不過因為體積比較大,產線1分鐘大概只生產18支,儘管不像小玻璃瓶機器1分鐘可以做出上百支,但仍需要師傅在一旁判斷瓶身的各種狀況,隨時掌握機器的狀況也維持產品良率 。
窯爐的溫度高達攝氏1300度到1500度,遠遠的站在機器旁也可以感受到一股股熱浪襲捲而來,唯一陪伴師傅的只有工業用電風扇與過人的意志力。Michael說,早期新竹香山這帶都是玻璃廠,可說是產業群聚的經典案例,不過當地大工廠如今只剩下華夏與台玻兩家而已。
Michael說,華夏的產品目前約75%是外銷,也採少量多樣化的方式,從小的白花油或綠油精瓶,到醬料瓶飲料瓶,或者釀酒醃梅子的大罐,工廠可以生產各式各樣、各種顏色的玻璃瓶。至於生產過最特別的瓶子是什麼?Michael認為,許多藥油廠都希望在瓶子上印公司Logo或是特殊形狀,都是很特別的產品製作經驗,而這次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柿瓶外型真的很像柿子,新竹柿子與客家皆相當有名氣,「是生產過最有趣的玻璃瓶之一」。
釀造與客家飲食文化的關聯密不可分,如今環保意識抬頭,可重複使用的玻璃容器再次成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今年夏天登場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便以「保存食」的命題,邀請設計師曾熙凱Shikai與華夏玻璃合作打造了一款結合當代美學與客家文化精神的醃漬瓶器「柿瓶 Cii Jar」。
設計團隊說明,如果將瓶子轉個角度、從正上方往下看,會看到一個幾近正方形、圓潤飽滿的的柿子。這樣的設計目的,既是增加空間使用率、也間接回應客家勤儉與物盡其用的精神,展現客家文化日日飽滿與豐收的意向。目前「柿瓶 Cii Jar」已在嘖嘖募資平台上線募資計畫,並推出「新手醃漬材料包」,特選台三線沿線的「紅棗」、「油甘果」兩款當季食材,配上超詳細的食譜說明,讓大家在家也能輕鬆享受美味醃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