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在此次「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展品中共有國內外藝術家91件作品,分佈在桃園到台中的臺三線沿線上,橫跨5縣市,共150公里的區域,可謂是台灣現有最大、也最具規模的大地藝術季。此次《客新聞》挑出必看精選,透過專訪藝術家來傳達作品理念,讓更多人瞭解環境與自然的關係。
➪伊豆見彩|《幟》,裝置作品,2023,台中東勢鯉魚伯公公園
【張凱清、何柏均/苗栗報導】我們跟沖繩裔美國藝術家伊豆見彩(Aya Rodriguez-Izumi,後稱Aya)見面這天,她的個人特質與作品一樣,透露出繽紛絢麗的氣質,跟這次「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主題「花啦嗶啵」非常match。她所創作的作品《幟》(Nobori)以台中東勢鯉魚伯公砌石駁坎繪製成抽象圖案,再與23名台中自由國小泰雅族小學生共創出24面旗幟,展示在鯉魚伯公公園內,展現了台灣族群多樣性的豐富面貌。
第一次來到客庄東勢,鯉魚伯公獨特的砌石駁坎令Aya印象深刻,成為她這次於台三線藝術季的創作靈感。她與東勢客家耆老交流後,透過水彩與工作坊的形式來共創《幟》。她高興地說到:「讓住在這裡的人,有機會通過這些物件表達自己在族群身份。」
「從效忠到反效忠」用旗幟訴說族群的故事
這些旗幟反映Aya與學生的24種不同的個性,以及他們自身在環境中的經歷。Aya向《客新聞》娓娓道來她這次在台三線藝術季的創作理念:「很多傳統就像是用我們幾百年前的方式做事,但是世界不同了,我們能接觸到的東西也不同了。所以有些事情不可能保持不變。如果我們仍用同樣的方式保持傳統,會發生什麼事情?」
幟(日語:のぼり)在台灣常被稱作關東旗、桃太郎旗,源於日本傳統中是具備政治色彩的代表物,像是武士在幟上印有所屬部隊或家徽,而在左御紋琉球旗的脈絡中,幟則有「忠誠」的原意。而在Aya在創作中,脫胎換骨把「幟」在日本文化中的符號典範,轉換為「反效忠」、反單一族群身分的象徵,關切著無名小卒建立自己身分,並於2017年創作了《Rections》作品,接著2021年於北海道札幌市的「紅櫻公園芸術祭(Benizakura Art Annual )」展出。
然而,Aya在這次台三線藝術季所創作的《幟》,材料與形狀雖與《Rections》大同小異,但創作脈絡則大為不同,透過共創來演繹客家伯公信仰與泰雅族孩童創意的族群多樣性,並見證了族群融合。而且為了更貼合東勢鯉魚伯公公園的環境,也將作品尺寸縮小至60x180cm。
Aya認為當藝術創作變成一種平台,提供讓在地人來分享他們詮釋地方的機會,客家廟宇駁坎的建造工法,透過創作被抽象化,成以跨族群的溝通媒介,也展示了台灣族群多樣性的豐富景觀。
台灣其實對Aya的作品並不陌生,擅長透過創作物件訴說不同族群的故事的她,在2022年於北美館的「未竟之役:太空.家屋.現代主義」年度典藏研究展中展出《來自最後戰役的回聲》,作品並置聲音、影像裝置及文本,去講述二戰尾聲沖繩戰役倖存者的故事。她表示,那時因疫情因素,而無法親自來到台灣,所以是在紐約完成作品。但這次,終於能親身來到台灣了!並在這裡進行駐村創作1個月,這令她感興奮不已。
最愛臺灣的蔬菜、感受客家人親切好客的態度
同時Aya再次透過《幟》回應自己是日裔美國人混血的雙族裔身分。她也感性地向《客新聞》說著她的家庭故事:「我認為這是我從家人那裡得到的東西,因為我的雙親、爸爸是波多黎各人和古巴人,媽媽則是沖繩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傳統。」這也回應Aya的姓氏Rodriguez-Izumi的姓來自西班牙語國家複姓制傳統,是由父親的姓Rodríguez與母親的伊豆見(Izumi)所組合。
因為台灣離沖繩很近,Aya原本想像兩邊的文化應該非常像,但實際到了台灣才發現完全不同,「特別是苦瓜,居然有白色和黃色」,愛吃苦瓜(客語:fuˋ guaˊ)的她,以沖繩日語的特殊用法「goya」來向《客新聞》指稱苦瓜,並說因沖繩只有綠苦瓜,在台灣吃到白苦瓜,這是她在美國和日本完全沒有吃過的好味道。
Aya說到:「我喜歡台灣,這有很多從未吃過的不同種類蔬菜,像是卓蘭知名的龍鬚菜,真的很棒!」除了食物帶給她的驚奇外,這個月在東勢、卓蘭創作過程,感受到客庄地區,鄉親們待人親切、好客的態度,「這點和沖繩很像」,讓她對臺灣留下了印象深刻。
協力翻譯/國際藝術家展覽製作人黃盈
完整藝術品資訊: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