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慶中/綜合報導】由於國際間貿易與交流高度發展,百年來世界各國出現眾多輕重不等的外來物種入侵問題,甚至造成許多珍稀物種的加速滅絕。

日本國內生態近年受到野外大量繁殖的小龍蝦與巴西龜的嚴重威脅,數次修法限制進口與銷售仍未見成效,環境省宣布下月1日起將小龍蝦與巴西龜列為「有條件特定外來物種」(条件付特定外来生物),全面禁止銷售、放生或棄養,違者將面臨最高3年有期徒刑或300萬日元(約台幣65萬元)罰款。

根據日本環境省《日本の外來種对策》網站與《朝日新聞》周日(28日)報導,日本環境大臣西村明宏宣布:「從6月1日起,將禁止未經許可在戶外放養、銷售或收購巴西龜(ミドリガメ,又名紅耳龜)和美國小龍蝦(アメリカザリガニ,克氏原螯蝦,俗稱小龍蝦),以防止災害蔓延」。

環境省強調,新規定除了美國小龍蝦外,所有外國小龍蝦的品種都已被指定為外來入侵物種,全無豁免,但日本小龍蝦是日本的本土物種,僅分佈在北海道與東北部分地區,棲息於水質清涼的地方,並不受新制規範。

由於對日本整體生態環境傷害太過嚴重,目前只有美洲小龍蝦與巴西龜被指定為「有條件特定外來物種」,但這兩種生物原本並未被《外來入侵物種法》認定為特定外來物種,直到去年7月才列入。目前被日本指定為特定外來物種的共有156種生物,還包括紅火蟻、黑鱸等。

美州小龍蝦。翻攝自日本《環境省》官網

《環境省》官網《美國小龍蝦》專頁指出,日本在上世紀初興起了吃「牛蛙」的熱潮,為了大量養殖牛蛙,業者四處搜尋適當的飼料,在1927年首次引進了美國小龍蝦。當牛蛙的熱度退去,繁殖力強又缺乏天敵的小龍蝦卻在野外大量繁殖,威脅日本本土物種的生存。由於日本喜愛生食的飲食習慣,加上普遍被視為動物飼料,小龍蝦在當地使中並未被列為人類的食物,使得氾濫情形更加嚴重。

巴西龜。翻攝自日本《環境省》官網

《環境省》官網《巴西龜》專頁指出,巴西龜是在上世紀50年代從美國引進,由於外型討喜加上壽命長,早年受到學童喜愛,許多家庭都有飼養,但之後隨意棄置到公園水池、溪流邊,野生族群數量也不斷擴大,與日本本土陸龜爭奪食物和棲地,影響本土陸龜、水生植物、魚類、兩棲動物和甲殼類動物生存,甚至啃食如蓮藕田中的蓮藕根莖,導致多種農作物受損。

現在在日本鄉間,常有孩童在田邊捕捉小龍蝦。環境省外來物種對策辦公室副主任武藤靜提醒:「在自然棲息地捕捉小龍蝦是合法的,帶回家當寵物飼養也沒有問題,當然,抓到後就地釋放也是可以的。但6月1日以後,一旦帶回飼養了就禁止放生」,呼籲學童應「與家人仔細討論,並考慮是否可以保留到最後」,不要輕易將美國小龍蝦帶回家,以避免觸法。

東京吉祥寺的井之頭公園周日舉辦了一場活動,由保育團體「井之頭水保隊」(暫譯,井の頭かいぼり隊)在公園內的水池中設置了200個捕捉小龍蝦的陷阱,抓到超過300隻小龍蝦,並由包括小學生在內的44參加者將它們「消滅」(駆除)。活動負責人、76歲的志工山口行弘表示,小龍蝦在池塘中割草,原本茂密的水草都沒了,依賴水草為生的的小魚和小蝦也都消失了,「這些外來物種的數量不會輕易減少,如果無人監管,它們會繼續快速增加,這樣的活動對於保護池塘的環境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