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鍾孝昇,國小教師、中壢客家人,這下戴中壢(四縣腔)

桃園係台灣第一大客家庄,客家人口超過九十萬,係臺灣客家人口盡多个城市。除忒客家人,桃園乜係族群个大熔爐,原住民、新住民…等等。毋過,你定著毋知亻恩桃園乜係全國馬祖人最多个縣市,比馬祖本島還較多四倍。故所,在桃園乜做得食著正正个馬祖美食。

該日閩東話(馬祖話)專業講師,乜係大成國小劉玉蓮主任渡等?這個客家人,去到八德一間馬祖餐廳安到「閩東小館」食馬祖好料个時節,乜比較了馬祖菜摎客家菜無共樣个地方。

老屋在北竿橋仔村个劉主任表示,1970年代過後,因為漁業資源緊來緊少,加勝台灣經濟發展起來,緊來緊多馬祖人到臺灣絡食。佢兜正到這位該央時,苦煎煎仔無法度在大城市安身立命,故所就在新北摎桃園附近个工廠食頭路,像八德个聯福製衣廠、廣豐紡織廠、金蘭豆油工廠就有當多馬祖人。下後,親朋好友相互相牽線,八德就變做馬祖人來台灣主要跍身个所在。

來到這間餐廳,頭家堵好係劉玉蓮主任个學生仔厥爸,對南竿介壽村來个陳先生開个。陳先生初中畢業後,就對馬祖來到台灣讀書、做兵、食頭路,頭擺識做過工程,因爭腳著傷決定換頭路。佢發現該央時桃園吂有人賣馬祖菜,佢想去想轉就決定開這間賣馬祖菜个餐廳。

頭家出个頭齣菜係店項个招牌菜——「烰糟嫲鰻仔」,這齣菜係用基隆个鰻仔,摎馬祖糟嫲个手路菜。頭家講頭擺馬祖人大體係打魚仔來絡食,寒天東北季風帶來冷咻咻个天時,為著愛分身體較燒暖兜仔,佢兜用紅麴摎糯米做酒,紅麴發過後拿來濾,摎酒撚出來,伸个就係糟嫲。糟嫲有自然个紅色,還過特別个酒香摎一息息仔个酸味,係馬祖菜个調味聖品。

當萋又還有兜仔酒香个烰糟嫲鰻仔,分?想起客家菜个糟嫲。在頭擺無冰箱个年代,客家人會摎紅麴合糯米飯放分佢發做糟嫲,過摎三層肉、雞肉、鴨肉浸到放糟嫲个醃缸肚,恁仔毋單淨做得摎肉放當久,肉蒸出來還有當特別个味緒。雖然做个方法無共樣,毋過糟嫲都係客家先民摎馬祖鄉親,為了適應艱苦个生活環境,所發展出來个配料。

就像頭擺客家人會捉田肚个鰗鰍仔、?仔來食共樣,戴在北方小島上个馬祖人,乜會拈海脣个各種螺貝、挷海草來做食材,像佛手、藤壺、岩蚵這兜,煮一齣齣好食个海產料理。摎客家鄉親共樣,馬祖人在面對無恁該拿著生活物資个環境,乜做得運用智慧,利用大自然个資源。

頭家个店肚,還有一品招牌菜「馬祖漢堡」,當受人客个歡迎。「馬祖漢堡」就係「繼光餅」,係閩東、閩南地區都有个點心。相傳繼光餅係來自抗倭名將戚繼光,這兜餅仔中央有空,方便阿兵哥串起來帶等食,故所後來就摎喊做繼光餅。頭家个「馬祖漢堡」係摎繼光餅準麵包,夾等蚵仔炒蔥卵,做得講係結合傳統摎現代个創新料理。

摎馬祖菜共樣,客家菜乜共樣有偎山食山个想法。頭擺客家人戴在生活條件毋好个山區,加上做粗事,故所客家飲食文化正有「鹹、香、肥」个特色。毋過,這滿環境改善了,還有對健康意識个覺醒,故所當多廚師在保留傳統該下,乜想摎客家菜變化各種改良摎創新,還過漸漸用自然、健康、精緻个做法來煮食,分無共樣族群个朋友,都做得感受客家人个生活智慧摎熱情。

陳先生表示,對佢來講,用美食分大家摎馬祖記在心肝肚,係較簡單个事情。用心料理每一品馬祖菜,分大家食過一擺後,還會尋這馬祖个味緒,就算佢今這下毋在馬祖生活,也做得?手故鄉文化个保存。

閩東、閩南、客家各族群,在無共樣个時期,渡烏水溝來到台灣,毋單淨摎自家家鄉个文化帶到這位,乜互相影響,摎原住民、新住民融合,發展出多樣化个台灣文化。?戴个桃園堵好在這隻文化熔爐个中心,歡迎大家來到這位,食各地个美食,體會族群和諧在桃園靚靚个風景。

後記:這篇文章在今年初就寫好了,毋過,沒想到開業既今有30年个「閩東小館」,嗄在4 月23日摎店面收起來,原來頭家陳先生乜有七十零歲了,做恁多年了,今這下想愛在退休過後,好好來享受生活。雖然試著有兜仔打爽,無辦法再過食著正正个馬祖料理,?在這還係愛祝福陳先生,有圓滿、精彩个退休生活。

當萋又還有兜仔酒香味个烰糟嫲鰻仔,係用基隆个鰻仔,攞馬祖糟嫲去烰个手路菜。鍾孝昇提供
「馬祖漢堡」係摎繼光餅做麵包,夾等蚵仔炒葱卵當內餡个創新料理。鍾孝昇提供
馬祖人會拈海脣个各種螺貝、挷海草來做食材,煮一齣齣好食个海產料理。鍾孝昇提供
在閩東話馬祖話專業講師,大成國小劉玉蓮主任(左二)个帶領下,拜訪既經收起來个馬祖餐廳「閩東小館」。鍾孝昇提供

華語

桃園是台灣第一大客家庄,客家人口超過九十萬人,是臺灣客家人口最多的城市。不過,除了客家人,桃園也是許多族群的大熔爐,原住民、新住民…到處都可以看到鄉親住在這。不過,你一定不知道我們桃園也是全國馬祖人數最多的縣市,比馬祖本島還要多出四倍。因此,在桃園也可以吃到道地的馬祖美食。

那天閩東語(馬祖語)專業講師,大成國小劉玉蓮主任帶著我這個客家人,去到八德區的一家馬祖餐廳「閩東小館」,在品嘗馬祖美食的同時,也比較了馬祖菜與客家菜不一樣的地方。

老家在北竿橋仔村的劉主任表示,1970年代後,因為漁業資源日漸稀少,加上台灣經濟發展起來,愈來愈多馬祖人來臺灣討生活。他們初到此地時,經濟拮据沒地方可去,所以就在桃園一帶的工廠工作,像八德的聯福製衣廠、廣豐紡織廠、金蘭醬油工廠就有許多馬祖人。之後,親友們相互牽線來這裡,八德就成為馬祖人來台灣主要的居住地。

來到這家餐廳,老闆是劉主任學生的爸爸,來自南竿介壽村的陳先生開的。陳先生國中畢業後,就從馬祖來到台灣求學、當兵、工作,也曾從事工程的工作,因為腳受了傷決定改行,他發現當時桃園還沒有人賣馬祖菜,想來想去就決定開了這家以馬祖菜為特色的餐廳。

老闆上的第一道菜,是店裡的招牌菜——「炸紅糟鰻魚」,這道菜是使用基隆的鰻魚,調和馬祖紅糟,所做的獨門料理。陳老闆表示馬祖人早期多半捕魚維生,冬季東北季風帶來冷冰冰的天氣,為了要讓身體暖和,他們用紅麴與糯米釀酒,紅麴發酵過後過濾,榨去酒液,所剩下的就是酒糟。紅糟有天然紅色光澤,跟獨特的酒香和微酸,是馬祖料理的調味聖品。

既新鮮,又略帶有酒香的炸紅糟鰻魚,不禁讓我聯想起客家料理中的糟嫲。在過去沒有冰箱的年代,客家人會將紅麴混合米飯發酵做紅糟,再將三層肉、雞肉、鴨肉放在紅糟缸裏醃漬,這樣既可讓肉品放得久,蒸煮後還具有獨特的香味。雖然製作的方法不同,不過紅糟都是客家先民與馬祖鄉親,為因應艱難的生活環境,所發展出來的佐料。

就像以前客家人會捉田裡的泥鰍、青蛙來吃,當做肉類的補充品。居住在北方小島上的馬祖人,也會採集海邊的各種螺貝、海草來當做食材,像是佛手、藤壺、岩蚵等等,做成一道道好吃的海味料理。與客家鄉親一樣,馬祖人在面對生活物資取得不易的環境,也能夠運用智慧,利用大自然的資源。

老闆的店裡,有一道招牌菜「馬祖漢堡」,非常受到顧客的歡迎。「馬祖漢堡」就是繼光餅,是閩東、閩南地區都有的小吃。相傳繼光餅源自抗倭名將戚繼光,這些餅中有圓孔,方便阿兵哥串起來帶著吃,於是就稱它為繼光餅。陳老闆的「馬祖漢堡」用繼光餅當做麵包,夾著蚵仔炒葱花蛋,可說是結合傳統與現代的創新料理。

和馬祖菜一樣,客家菜也有相同靠山吃山的想法。客家人過去居住在生活條件不佳的山區,加上從事勞力的工作,使得客家飲食文化有所謂「鹹、香、肥」的特徵。不過,現在環境改善了,以及對健康意識的覺醒,因此許多廚師在保留傳統的同時,也嘗試將客家菜進行各種改良與創新,並逐漸用自然、健康、精緻的方作法來料理,讓不同族群的朋友,都能感受客家人的生活智慧與熱情。

陳先生表示,對他來説,用美食讓大家將馬祖記在心裡,是比較容易的事情。用心料理每一道馬祖菜,讓大家吃過一次後,還會尋思品味這馬祖的味道,就算他現在不在馬祖生活,也能協助把家鄉的文化保存下去。

閩東、閩南、客家各族群,在不同的時期,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不僅各自將家鄉的文化帶到這裡,彼此之間也互相影響,與原住民、新住民融合並發展出多樣化的台灣文化。我居處的桃園,正好站在這個文化融爐的正中心,歡迎大家來到這裡,享用各地的美食,也體會族群和諧在桃園美麗的風景。

後記:這篇文章在今年初就寫好了,不過,沒想到開業已有30年的「閩東小館」,卻在4月23日歇業了。原來老闆陳先生已有七十多歲,做了那麼多年,如今想要在退休後,好好享受生活。雖然感到有些可惜,沒辦法再吃到道地的馬祖料理,我在這還是要祝福陳先生,有圓滿、精彩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