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客新聞》與《MyGoPen》合作反詐騙,將提供「事實查核」、「詐騙破解」等相關新聞訊息,本篇文章由《MyGoPen》提供,若疑似遭到詐騙,仍有疑問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你可以先知道:
(1)茶葉的主要抗氧化物質為「兒茶素」,蘋果為槲皮素,洋蔥為有機硫化物,在沒有指名劑量、成分的情況下,其功效難以直接比較。且茶葉品種不同、烘焙程度、水溫等沖泡方式不同都會影響兒茶素含量。
(2)包括腎臟病患、銀髮族、胃病,缺鐵缺鈣族群都不宜過度飲用茶水,一般民眾也不建議在空腹或飯後大量飲用茶水。
一杯茶的營養價值?
原始謠傳版本:
一杯茶的營養價值 究竟有多高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茶葉的主要抗氧化物質為「兒茶素」,也有研究指出對減重有幫助,但必須要強調的是,這些國外的研究是用兒茶素的膠囊做研究,其濃度和劑量不是一般人喝幾杯綠茶就能夠達到的。
網傳內容來源?
傳言提及「一杯茶的營養相當於 4 個蘋果,5 個洋蔥,7 杯鮮橙汁,12 瓶白葡萄酒,1 萬顆葡萄、10 杯啤酒」等說法,張斯蘭強調,傳言提到的內容並未說明是哪種茶葉,實際以相關關鍵字搜尋,並未有符合的「英國」論文、研究或甚至國際期刊。
若以中文搜尋,則可發現中國大陸網路上有多篇相關網文,其敘述幾乎相同,有的雖有茶的成分表,但也都未有比較各種食物的出處,甚至也有普洱茶的版本,「一杯 300 毫升的普洱茶水,抗氧化效果相當於 4 個蘋果」、「一杯 300 毫升的普洱茶水,抗氧化效果相當於 12 瓶白葡萄酒」,以及 5 個洋蔥、7 杯鮮橙汁、12 杯啤酒、1.5 瓶紅葡萄酒等等,內容與傳言大多相像,只有少部分數字、項目不同。
查無國際研究出處 中國網文有多種版本
張斯蘭指出,在無法確定出處的情況下,由於影片中的茶水為綠茶,若以綠茶討論的話,綠茶本身就有不同品種的差異,更何況還有淺烘焙、重烘焙的不同,一般來說淺烘焙的茶葉其兒茶素會比較高,例如綠茶就比紅茶高很多,但兒茶素實際上保存多少,沖泡的方法、溫度不同,也會影響兒茶素的含量,在沒有操作的標準定義之下,其實都很難具體討論或澄清。
一杯茶的定義不清 也無法比較其他食物
再者,拿綠茶去比較幾顆蘋果、幾顆洋蔥,也無法得知到底比較的依據是什麼成分,例如蘋果的果皮有抗氧化的槲皮素,但洋蔥富含有機硫化物,主要功效是降血脂、降血糖、活化免疫,而兒茶素、槲皮素在植化素的分類上同屬「類黃酮素」這一大類,但「有機硫化物」則是自己就是一大類,但槲皮素又稱洋蔥素,洋蔥中也含有槲皮素,所以傳言直接拿一杯茶比較幾顆蘋果或洋蔥,卻全無比較細節,難以取信。
兒茶素的相關研究中曾提到主要成分 EGC 等,具有使細菌、病毒較無法附著在人體細胞上的效果,並有延緩血糖上升的效果,但是要特別強調的是,延緩血糖上升並非治療糖尿病,此外還能降低血脂、膽固醇等等,這是目前在兒茶素上可以看到的有根據的學理依據。
綠茶確有好處 但仍有禁忌
張斯蘭提醒,腎功能不好的民眾千萬要注意不要喝太多的茶水,喝茶會攝取較多的鉀離子,對腎臟負擔較大;也不建議銀髮族飯後馬上喝茶,貧血或缺鈣的民眾也應少喝茶,茶水會使鐵離子、鈣離子不容易被吸收。而胃不好的病人也不要喝濃茶,因為茶葉會刺激流胃酸分泌、增加胃部不適感。
張斯蘭呼籲,傳言所提到的蘋果、洋蔥、柳橙、葡萄等各種天然食物,每種食物都有優點和缺點,正常飲食就應該均衡攝取不同的食物,種類越多越可以攝取到每種食物的好處、也越能避免壞處,不要因為單一食物有某種優點而大量地吃,營養學的飲食建議都是「多樣、適量」的攝取原則。均衡飲食 多樣、適量才能趨吉避凶
MyGoPen 實際查詢食藥署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不同於傳言只提到「一杯茶」,官版定義的「綠茶茶湯」為每茶袋以約 90℃ 的水 240mL 浸泡 4 分鐘,均勻混合取 100 克湯汁分析,在所有分析項目中,含有 0.1 克的粗蛋白、4.4 微克的葉酸,但並未看到抗氧化相關或是兒茶素的分析。
位於台灣重要茶區的衛福部南投醫院,也曾由肝膽腸胃科醫師洪弘昌院長發表相關衛教資訊,表示「茶葉中含有兒茶素、對身體有抗氧化的好處」,「喝茶時只要掌控適當茶葉的濃度、沖泡的溫度及時間,不要大量飲用就不致傷胃。」並提醒「嚴重消化性潰瘍或腸胃道出血等問題的民眾,應避免喝茶導致症狀加劇」,且「為了減少腸胃道對消化的吸收,一般民眾也應避免空腹及飯後時大量喝茶」。
包括食藥署及國健署相關的公開資料,都未強調或宣導茶葉的抗氧化作用,以「抗氧化」為關鍵字搜尋,都為五蔬果、彩虹飲食,而若以「茶葉」搜尋,極少數資料中只有食藥署宣導、提醒民眾認明茶葉產地的內容;而也與茶葉相關的農委會則有茶葉農藥殘留的相關宣導。
結論
傳言以一杯茶為比較基準,並無定性、定量,又與蘋果、洋蔥等食物比較,無法得知比較成分或基準,在查無傳言提到的英國抗氧化研究且中國大陸有多種流傳版本又無出處的情況下,其理論依據無法取信於專業人士。專家建議,喝茶確實有好處,但也不該過量、以免造成其他副作用。
資料來源:
食藥署 – 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 綠茶茶湯
衛生福利部 – 南投醫院 醫師:茶飲適時適量好處多
食藥署 –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您喝的茶從哪裡來?
農委會 – 爭議訊息澄清專區「茶葉的第一泡到底能不能喝?」與茶葉上殘留農藥是否有關?
諮詢專家:
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 – 張斯蘭
延伸閱讀:
【易誤解】一杯紅茶等於6顆蘋果功效?務必檢視研究結果來源
【錯誤】喝紅茶竟可防骨鬆的日本研究新聞貼文?無確切的科學實質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