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修語/臺北報導】讓世界看見臺灣工藝,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簡稱:工藝中心)將於5月參加「2023倫敦工藝週」(London Craft Week,簡稱LCW)展覽,預計把台灣編織的13個工藝家、工坊,總共36件作品,躍上國際舞台,其中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去年所拍攝的《傳、傳 – 黃玉蓉》客家織帶,也是入選的工藝家與作品之一,讓世界不只看見臺灣,更可窺見臺灣近代多元文化與各個族群的交流與融合。
於5月8日至14日在倫敦的Cromwell Place展出的倫敦工藝週,是倫敦每年5月定期舉辦的年度重要國際盛會,今年台灣將以「Weaving Taiwan—編織多元文化」為主題參展,工藝中心表示,為了讓世界看見臺灣工藝,今年則是以臺灣多元族群的文化風貌為主軸,邀請到閩南、原住民、客家、新住民等族群工藝家以編織臺灣為題,思索後疫情時代的議題,也呼應世界秩序重新步入正軌。
這次展出內的其中一名工藝家為花蓮客家人的黃玉蓉,她向記者介紹客家傳統織帶,表示客家的織帶文化悠久,想要藉由這次的機會讓大家認識客家織帶。他也擔心織帶文化會漸漸消失,因此讓織帶結合日常生活用品,像是包包的提帶、手機背帶,甚至想要製作一體成形的手機包,目的就是能讓這項工藝源遠流長。
客傳會經理施懿倫表示,很開心客家織帶這項工藝能被國際看見,當時拍攝《傳、傳》系列影片時就是希望能夠用影片的方式,將臺灣快要失傳的文化、工藝等等紀錄下來,讓大家看見臺灣客家硬實力,也讓國際友人認識臺灣。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工藝跟其他藝術的不同在於實作精神,因此這次倫敦工藝週除了展示臺灣工藝品之外,也花了很多精神去設計體驗活動,讓大眾不只能夠眼睛看的到,也能親手實作。李靜慧進一步說明,臺灣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因此這次邀集了各個族群,不論先後、人數多寡,文化的力量能夠讓大家聚在一起歡笑,並且認識各個文化之美。
參展的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則表示,編織媒材原本就具有自然與循環的特性,這次以材之選、技之道、飾之美、器之用四大主題呈現,有就地取材,沒有碳足跡與能源的消耗,回歸最自然的綠工藝;先民以智慧掌握自然媒材的特性,選擇製作工具的材料,將天然資源製成實用物件;衣著編制物上的豐富寓意的圖文,不僅是美感的反映,也將文化保留其中。
張仁吉說,因臺灣地處亞熱帶、熱帶地區,高達3000多公尺、深達1000多公尺,代表多元的生態系與族群,這是的展覽從「染」的技法「編」與「織」,以「編織臺灣」為主題,從最北的烏來原住民文化,到最南端的新住民文化,跨界的多元文化代表臺灣工藝包容、自然循環的精神。